在国内旅游怎么玩出新花样,是个让许多人头疼的难题。
原因无他,节假日有限,人流量太大,注定会冲淡许多乐趣。
告诉王维:西出阳关全是人
于是,有人避开黄金周,利用周末进行“特种兵旅游”;有人避开火热景区,去小众目的地进行“反向旅游”,到了之后发现遍地是聪明人;有人避开闹市,穿上装备进行“户外旅游”,结果从山底堵到山顶。
不仅是游客,各地文旅也在绞尽脑汁出新花样。这其中,贵州绝对是独树一帜。
作为去年旅游收入最多的省份,贵州一不靠5A景区数量致胜,二不靠网红博流量,而是专门承包全国人的肾上腺素。
国庆前,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同样注入了贵州基因。
这个“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大桥,被因地制宜开发成了极限运动乐园,项目包括蹦极、无绳蹦极、跳伞、空中荡绳、高空竞速跑道等。
试营业期间,每天限流5000人,一票难求。
让游客过瘾,对贵州文旅来说比吃饭还轻松。
花江峡谷大桥,只是贵州众多大桥的冰山一角。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126万个山头间建造了3万多座桥梁。
世界级大桥的案例,在贵州不胜枚举。在世界最高桥排行榜中,贵州包揽前三甲;在世界高桥百强榜单中,贵州占据近半席位;被誉为桥梁界诺贝尔奖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贵州拿过四次。
因此,其他地方造桥修路去景点,而在贵州,大桥本身就可以是顶流景点。
2009年12月通车的坝陵河大桥,被称为“桥旅”1.0版本。
这个世界首座跨越山区峡谷的千米级桥梁,最初以桥体内部观光旅行为主。去年,坝陵河大桥接待研学游团体超10万人次,实现商业性营收约1300万元,同比增长41.2%。
2019年12月通车的平塘大桥,进化到了“桥旅”2.0版本。
被誉为“天空之桥”的平塘大桥,和服务区、周边景区的深度融合,开发出了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悬崖酒店等业态。天空之桥服务区,后来成为了贵州首个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花江峡谷大桥则是“桥旅”3.0版本,以集大成者的面貌惊艳亮相。
首先,各种直观的震撼数据扑面而来。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造价约20亿,仅用3年完工;投入使用的钢丝总长度达到了9.3万千米,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两圈多;授权专利21项,不少成果被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
其次,这是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综合体。设计时就明确了“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思路,将大桥及周边50余平方公里打造为旅游景区,桥上观光、运动,桥下体验非遗、喀斯特地貌等。
不想花钱的话,白天夜里各有水幕秀、灯光秀免费看。
想优雅花钱的话,可以乘207米高的高速电梯,一分钟登顶大桥主塔,在桥顶咖啡厅喝咖啡,或者沿着长达850米的观光廊道漫步,上触云海,下瞰峡谷。
想花钱买刺激的话,更让人眼花缭乱,生出钱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
常见的刺激项目应有尽有,总有个瞬间能让人腿软。以中等难度的走钢丝为例,身处600多米高空,最大的挑战是走过去,更大的挑战是还得走回来。
当游客庆幸捡回一条命的时候,贵州表示这只是基操。
山多峡谷多,一方面让贵州成为了“世界桥梁博物馆”,另一方面也让贵州漂流享誉全国。
时间长、落差大、风景好的贵州漂流,赢在了起跑线上。
普通漂流过个小弯,冲个小坡,呲几下水枪,没一会儿就结束了。而贵州漂流,在网上的形象堪称“激流勇进的加强版,西游记通天河的现实版”,有人表示:“要不是告诉我这是景区项目,我还以为到了抗洪现场。”
全程两三小时,游客一路漂一路掉一路捞,一趟下来换了好几个船,最后一船人没一个认识的。漂完上岸低头一看,两只鞋混搭,因此来玩贵州漂流,其实不用穿鞋,喜欢什么款,水里自己捞。
除了丢鞋,丢手机、丢手表、丢钥匙、丢包的,数不胜数。全部捞起来,够开一家超市了。
但一趟贵州漂流下来,有时也可以带走当地特产。有位体验贵州漂流的网红博主,一边带走了一肚子的水,令贵州网友群情激愤:“又来偷喝我们的山泉水!”一边还把蹦到船上的大鱼抱到终点,羡煞旁人。
不过一般人没有这样好运。体验完之后,丢手机的游客暂时处于“人在贵州已经漂到失联”的状态,胆小的游客把以前没想通的事都想通了,胆大的外地人直呼贵州漂流真牛,看懵了的贵州人直呼外地人真牛。
最后,尽管看起来很危险,倒也不用过于担心。不少景区郑重给出了“包捞包活”的承诺,并且在下游安置有阻拦网,方便打捞和家人认领。
种种网络名梗和真实案例,引爆“贵州漂流”的话题,使其在网上有着高达几十亿的播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被贵州践行到极致。
不仅是漂流,天坑、峭壁、暗河、飞瀑等各种景观,都被开发成了各类刺激项目,全面激发人类天性。
例如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的“猴耳天坑”大秋千项目,自2020年起就火遍全网。每晚零点放票,需要提前15天预约,慕名前来的游客甚至排到了凌晨两三点。
猴耳天坑是一处上千万年的喀斯特地质天坑,坑口直径300米,坑身280米。作为全球首个架设在天坑内部的极限秋千项目,猴耳天坑大秋千的垂直落差超百米,让人肾上腺素激增,有人曾在体验过程中被反复吓晕、惊醒。
如果以团建的名义去贵州旅游,将轻松实现团队战力提纯。
对于肾上腺素的不尽追求,峰峦叠嶂只是贵州旅游的外在助力,独属于当地的松弛感才是决定这一切的基因。
村BA、村超,就是这份松弛感的最佳体现。
村BA不是贵州台盘村独有,广东、福建、甘肃等地都有历史悠久的村BA,并且精彩程度更胜一筹,村队实力甚至不输国家队。
为了打败对手,许多队伍会斥重金从全球各地请来高手。最狠的一次,福建石狮市的塘后村,村里人众筹400万元,请来了前NBA球员“白巧克力”、马刺队名宿约翰尼·摩尔等人,以及60名来自美国发展联盟的球员。
但这么多村BA,最终只有贵州的村BA大爆特爆。这份松弛感,起了决定性作用。
许多地方的村BA沦为金钱比拼、面子之争,贵州村BA则是纯粹的娱乐:球员是当地农民;中场休息时没有专业球赛的“篮球宝贝”热舞,取而代之的是少数民族特色歌舞;比赛奖品也不是奖杯、奖金,而是牛、羊、猪。
说白了,摒弃功利,就是纯玩。自己玩得开心,游客纷至沓来。
贵州榕江县的村超也是如此。
该县在2021年8月还被列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但丝毫不耽误他们对足球的向往。村民在30多年前在自制露天简易足球场踢球,先后举办过“古州杯”“古榕杯”“榕城杯”等足球赛,一直踢到2023年村超出圈,1个多月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
从村BA、村超流露出的松弛状态,其实正是贵州人的日常。
贵州是中国第一节庆大省,拥有1400多个传统节日,其中国家级非遗节日22个、省级149个。
在贵州,“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是真实写照。
村BA也是从节庆中发展而来,与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息息相关,篮球赛只是该节日的其中一个活动。
除了村BA和村超,大大小小的节庆还诞生了许多更具乡土特色的比赛。例如贵州斗牛,场地通常设在寨子边的山沟上,半山坡就是天然的观众席。
以及在泥泞的田里,比赛抓猪、拔河,风雨无阻。
过好自己的生活,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能张弛有度,随时转换状态,迸发出不掺杂质的刺激生活,极具吸引力。
去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0.4%,预计高达14亿人次。
快乐越纯粹,才能让游客不白来、更想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金错刀”(ID:ijincuodao),作者:祥燎,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06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