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这是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定调,虽然只有十个字,但背后包含的深意远比字面意思要重要得多。
一个大的趋势是,未来的五年,将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过去的历次四中全会,关于“房地产”的表述要么隐含在宏观经济的表述中,要么是侧重法治保障。
而今年首次在全会层面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房地产被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和“共同富裕”的框架中。
什么概念?
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的定位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民生保障或经济刺激工具,转变为与促进消费、扩大投资、优化区域布局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协同联动的关键环节。
这一转变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央层面构建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决心。
早在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曾提出“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此后“高质量发展”成为高频词。
在10月11日住建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进一步明确“十五五”期间将“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结合四中全会公报内容,可以看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概念。
如何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实际上,住建部在10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给出了答案,即立足于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大场景,落实好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各项任务,推动形成供应体系健全、要素配置合理、监管制度规范、行业经营稳健的房地产发展新格局。
一句话总结:构建完善行业发展新模式、新格局,是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重要的是,为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具体要怎么做?
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市场”为核心的住房供应体系,通过双轨运行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从而实现“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
第二,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编制和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抓手,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引导配置金融资源,从源头上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防范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
第三,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现房销售制度。
第四,发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首先把保障房建成“好房子”,不仅将新房子建成“好房子”,要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促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
上述四大内容最根本、最核心的还是“好房子”。
正如住建部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构建新模式是为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
也就是说,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要让人民群众住上“好房子”。
这也是未来五年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当我们把最近几届全会的表述连起来看,会发现一个清晰的转向:房地产的政策逻辑,将彻底换档。
即从“间接铺垫”转向“直接推动”,从“民生保障基础”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核心”。
看懂这次转向,才会发现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的“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覆盖行业全链的“价值重塑”。
房地产行业怎么走?三大核心变化,已经浮出水面。
一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模式,涵盖“供给-需求-运营”全链条的系统性升级。
供给端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优化+精准补位”。一方面在高质量城市更新背景下,各地供地质量将会不断提升,“城市更新”将与“好房子”深度融合,从而推动房地产行业加速向“高品质、低风险、可持续”的发展新模式转型。另一方面针对新市民、年轻人等群体增加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房供给,形成“商品住房+保障住房”的多元供给结构。
需求端围绕“人”的需求做文章,比如围绕人口结构变化,未来住房设计,将彻底告别“千房一面”,家庭小型化,就多造功能性强的小户型;老龄化加剧,就把适老化设计做成标配。同时通过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提升住房的综合居住价值。
运营端将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意味着开发商的角色将升级为“生活运营官”,智慧物业、社区服务等增值功能,将成为比拼的重点。
二是城乡与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全会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提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同时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打破“城市单打独斗”的格局:一方面,核心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首发阵地”,这里的人口和产业集聚,会让需求从“有房住”全面升级为“住好房”,同时催生城市更新、产城融合等新场景,例如产业园区配套住房、职住平衡社区等;
另一方面,城乡融合将推动房地产资源向县域、乡镇延伸,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乡村特色补充”的协同格局,这将为房地产打开了另一扇窗。
三是未来房地产将迎来民生与市场的再平衡。
从十九届四中全会“住有所居”到二十届四中全会“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政策始终锚定“民生保障”核心,未来市场将进一步强化“民生为本、市场为辅”的平衡。
民生层面,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加普惠,确保新市民、低收入群体等“住有所居”,同时通过“好房子”标准建设,让普通购房者共享高质量住房成果。
市场层面,核心任务是 “稳预期、防风险”。一方面,继续遏制投机,让房子回归居住本源。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合理的改善型需求,通过优化信贷政策、简化交易流程,全力疏通“二手房置换”链条,缓解当前市场“二手房挂牌高企、置换不畅”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形成“民生有保障、市场有活力”的良性生态。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远超行业本身,它绝非简单的定调,而是一场关乎经济引擎、民生福祉与行业命运的系统性重塑。
对经济而言,它是切换增长轨道的“新引擎”,通过发展“好房子”带动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并与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协同,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可持续的动力。
对社会民生而言,直接回应了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通往“共同富裕”的阶梯。
对房地产行业而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房地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迈向一个风险可控、基础牢固、更具韧性的新发展阶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编辑部、CRIC研究,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27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