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港交所迎来今年最引人注目的AI硬科技公司上市。明略科技-W(02718.HK)开盘价280港元,较发行价141港元飙升98.6%,截至收盘涨幅达106.1%,总市值冲至419.56亿港元。
其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4452.86倍超额认购,成为港股史上超购倍数最高的新股之一。
明略科技的上市创下多项纪录:港股首家具备完整Agentic AI(自主智能体)技术栈的上市公司,全球Agentic AI第一股。但比这些光环更值得关注的是,它如何用19年时间完成从数据工具到决策智能的演进,其间的三次关键决策为企业级AI赛道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案例。
明略科技的起源并不在AI热潮澎湃的今天,而是在2006年的Web2.0萌芽期。创始人吴明辉,这位凭借奥赛银牌保送北大的技术创业者,从数学研究转向了数据商业化的探索。
明略科技的前身“秒针系统”推出了中国首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广告监测产品,切入当时蓬勃发展的在线广告市场。
这一选择体现了明略的第一个关键决策:在互联网爆发初期聚焦企业营销需求,以数据工具切入最大商业化场景。到2014年,明略软件成立,业务拓展至政府、公安、工业等多个领域,完成了从营销到产业的数据智能布局。
2019年成为明略科技的重大转折点。科技部宣布依托明略科技建设营销智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使其成为中国唯一获此资质的企业。
这一认可不仅验证了其技术路线,更将其提升至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层面。
当大多数AI公司还在比拼论文发表数量时,明略科技已悄然推进其第二个关键决策:放弃通用大模型竞赛,深耕垂直行业知识图谱。
明略科技选择了一条“反共识”路径:将80%研发资源投入行业专属模型训练。
这一决策在短期内看似“非主流”,却使明略避开了与巨头的正面交锋。通过深耕金融、零售、工业等行业的特定场景,明略积累了难以复制的数据资产护城河。
截至2025年6月,明略科技已为约135家《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提供服务,覆盖零售、消费品、汽车、3C等多个行业。其大客户留存率高达90%以上,彰显了其业务的深度粘性。
明略科技在知识图谱领域的投入可追溯到早期。2020年,公司凭借知识图谱自动构建及行业应用的技术成果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些积累成为其后期构建行业大模型的基础。
2025年被业内视为Agentic AI元年。明略科技再次押注未来,做出第三个关键决策:全力投入自主智能体研发,推动AI从分析转向执行。
“没有自主模型能力的AI公司终将失去竞争力,”吴明辉强调,“未来商业价值的核心就在于各个行业的专有模型。”
2025年9月,明略科技推出企业级专有大模型产品线DeepMiner,其核心是自研的Mano(灵巧手模型)和Cito(指令推理模型)。这些模型在Mind2Web和OSWorld等国际基准测试中排名第一,甚至超越了月之暗面等知名大模型。
明略科技的差异化在于将AI从“聊天工具”升级为“行动工具”。其智能体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如操作专业软件、分析招股说明书,甚至完成电商代运营。
这种“行动能力”将明略科技与传统AI公司区隔开来,也为商业化开辟了新路径。
根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实现经营利润转正,经调整运营利润为2688万元。这一转折对长期投入的AI行业具有标志性意义。
从营收结构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6.4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营销智能业务营收3.54亿元,营运智能业务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16.8%。毛利率提升至55.9%,显示盈利结构优化。
明略科技的财务数据也反映出其战略调整成效。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持续收窄,从10.99亿元缩减至4511万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2487万元的经调整净利润。
研发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59.2%降至2024年的25.6%,表明公司从技术投入期逐步进入商业化回报期。
明略科技此次上市采用不同投票权(WVR)架构,吴明辉通过B类股份掌握公司控制权。截至2025年10月,全港WVR上市公司仅20余家,市值占比不足8%,稀缺性明显。
腾讯作为明略科技最大外部股东,持股27.33%,几乎参与了明略科技的每一轮融资。这种深度绑定为明略科技提供了技术协同与生态拓展的重要优势。
明略科技也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港股203.57亿港元的IPO估值对应2024年收入的市销率(PS)达14.74倍,相较同行存在溢价。公司2022年至2024年收入存在一定波动,增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同时,中国企业级AI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明略科技作为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提供商,市场份额也仅占3.8%。如何在高研发投入与规模化盈利之间找到平衡,是明略科技上市后的核心命题。
决策韧性是明略科技19年发展轨迹的最佳注脚。当AI行业在估值泡沫与商业化困局中震荡时,明略用垂直行业Know-how构建了差异化壁垒。
随着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引爆企业级市场,中国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已逾10万亿tokens,同比增长363%。在这一爆发性增长的市场中,明略科技的专有模型策略能否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将成为投资者的核心关注点。
吴明辉的思考可能定义了Agentic AI的竞争本质:“未来的输赢取决于你掌握的行业特有知识和数据。谁的模型能基于这些独有的资产,在安全、低成本的环境里高效部署,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赢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新”,作者:极新,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4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