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主播门槛越来越低,但这真的是好事吗

电商平台的人才争夺战,仍在继续。为加码达人生态建设,快手日前甚至搞起了“老带新”。

近日,快手方面正式启动“老带新共赢计划”,为既有达人设置阶梯式现金奖励机制,鼓励其邀请新人入驻开播带货。既有达人每成功邀请一位从未开设过快手小店的新人入驻,最高可获得142元现金,其中包括新人完成入驻、开启首场直播、实现首次分销出单,以及销售额达到1000元等节点。此外,这一奖励的总额上不封顶,单人累计最高可获得10万元。

毫无疑问,快手此举是为了利用既有主播的社交网络与影响力。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直播电商、尤其是达播模式的兴起,与服务商和MCN密切相关。然而对于后者而言,从零开始扶持新人并不是一定就有高回报率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快手鼓励“老带新”也算得上是另辟蹊径。

对比各电商平台就不难发现,快手主播生态的一大显著特征便是家族化、师徒化,所以“老带新共赢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与此同时,针对新人,快手方面也推出“新星计划”等扶持计划,为其提供0元带货启动、专属运营指导、系统化教学内容及流量倾斜等资源。

既有前辈领路,又有平台扶持,在快手做带货达人的门槛已然变得越来越低。事实上,不只是快手,近年来诸多电商平台都在不断下调带货达人的准入门槛。例如在今年早些时候,小红书方面就宣布放开笔记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支持商家、买手、普通用户在其发布的商品笔记、购物笔记、普通笔记等,多种类型笔记的评论区挂载商品链接。而且在笔记的评论区里,创作者还可以挂载多个商品链接。

又比如今年4月抖音方面曾发布新规,依据个人创作者的粉丝量(200、500、1000)设定三档带货准入门槛,并对有效粉丝≥200的创作者新增开放直播带货权限。

这一趋势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毕竟众所周知,在经过了此前多年的飞速发展后,如今直播电商赛道的增速已经放缓。而且随着低价故事不再好讲,以及翻车不断,用户也已经开始对头部主播祛魅。

例如要求主播的表达更真实、更贴近日常生活,更有“活人感”正在成为用户新的需求。但在这一点上,中腰部达人和新人显然就更有优势。

毕竟当一位创作者刚刚起步时,所发表的评价往往更加真实可信,因为此时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吸引观众,并不介意得罪商家。相反,当粉丝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更多变现途径后,则不得不思考如何来获得更多商家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亟需实现GMV增长动力的多元化,而通过培育更多的中腰部以及新人主播,用人海战术取胜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带货达人门槛变得越来越低,真的就是一好事吗,或者说这个变化真就能推动直播电商行业进入“满天星时代”吗?或许可以,但这一过程必然会十分曲折。要知道,尽管如今直播带货行业已经渐趋成熟,但对于新人而言依旧充满了挑战。

别的不提,就选品翻车这件事来说,虽然近年来上大多的目光往往集中在一些头部主播、达人身上,但这也就意味着中小主播就不会翻车吗?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即便拥有专业选品队伍的头部达人、主播,尚且免不了翻车,那么中小主播乃至新人又该如何确保商品的质量呢?换而言之,受限于体量,供应链把控能力弱,几乎就可以说是中小主播和新人的“先天不足”。

退一步来说,当翻车无法避免,家大业大的头部主播也更有能力进行弥补。而且更高的热度在为头部主播带来可观成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更强的监督会随之而来。

相比之下,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主播、乃至新人更容易出现拍拍屁股走人的情况,这就使得消费者会面临更高的维权成本。甚至从一定程度而言,平台的扶持举措相当于变相降低了违规成本。

总而言之,越来越低的准入门槛,尽管或许可以在短时间里帮助平台内以量取胜。但这对于用户体验和平台治理而言,显然也就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4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