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国际品牌曾因收费而饱受国内消费者诟病的一项服务,逐渐向自助免费敞开了怀抱。
根据老沙一线调研了解到,多个在近两年开业的福朋喜来登酒店已经开始提供自助洗衣,用户只需刷房卡便可享受免费洗衣服务。
在本土中端和中高端酒店品牌服务内卷的大背景下,很多卡位同为中端的国际精选品牌也陆续跟进。而作为定位标准四星及入门五星级的福朋喜来登逐渐加入其中,显示出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市场的姿态调整。
大中华区是包括万豪在内的国际酒店集团的重要市场,但也是近两年拖累业绩的市场。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国际酒店集团多少有点“难以招架”。
尤其是当它们在这两年将精选品牌作为国内签约重点时,国际酒店集团和本土酒店集团的正面遭遇战不可避免。
显然,这是一场绕不开的战役。
前两天,老沙刷小红书的时候,意外看到武汉江夏联投福朋喜来登的账号发帖说,入住酒店可免费享受自助洗衣。
要知道,老沙前往漯河入住河南唯一的福朋喜来登酒店时,它们可是一直以来都是严格践行国际酒店集团的调性,坚持洗衣收费的原则,根本没有设置公共洗衣房。
出于好奇,老沙致电武汉上述酒店。还真没有任何套路,作为一家在2021年开业的酒店,用户只要入住,便可享受免费洗衣服务,还是洗烘一条龙服务。
当然,它们也有收费的洗衣服务,包括干洗服务、熨衣服务等。
后来又在投资群里一聊,全国多个城市的投资人告诉老沙,其实很多福朋喜来登都已经有这样的服务了,尤其是很多新开的酒店。
这多少有点出乎老沙的预料。
老沙不信邪,召集三五个朋友同时给全国已经开业的超20家福朋喜来登酒店前台打了电话。
结果真的让我震惊:几乎80%的开业门店都有这一服务。
在万豪集团内部,福朋喜来登的定位属于标准四星及入门五星级,在携程上大多为四钻或五钻酒店,属于高档酒店产品。
老沙知道,受到国内亚朵、全季等中端、中高端品牌的服务冲击,很多国际酒店定位中档的精选品牌,其实已经逐渐默认了这一服务,在酒店陆续开设了自助洗衣房。
但是它们的高端、奢华及以上品牌,一直都是死守自己“底线”,哪怕遭遇舆论“抨击”,也是固执地不开免费的口子。
不过,当越来越多福朋喜来登的新业主对该服务呈现开放姿态,其实多少能够看出当下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投资人、国际品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福朋喜来登是万豪在华开拓的重要精选品牌之一。
今年是福朋喜来登进入中国20周年,且万豪官方刚刚官宣该品牌在华突破100家门店。老沙专门去万豪官网上数了数,福朋喜来登可预订的酒店数量为47家。
早在2023年,该品牌在华实现50家酒店的突破。2025年,福朋喜来登在华进入提速发展阶段。截至今年10月,已开业30多家酒店。
在此之前,国际酒店品牌在这块业务一直执行收费的原则。直至当下,很多奢华及以上品牌,依然没有放开这个口子。
因此,很多消费者一度在社交平台上吐槽,为何那么高的房价却连基本的免费洗衣服务都没有。
图源:小红书
一个不争的现实,酒店配备免费洗衣服务,几乎已成常态。
2024年底,携程酒店服务市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携程平台上,已有约60%的国内三、四星级酒店配备了自助洗衣设施,新开业酒店洗衣房的覆盖率更是高达73%。
拥有一间自助洗衣房已逐渐成为中高端酒店标配,也是众多酒店进行品质升级的举措之一。
甚至,很多国内酒店品牌把其当作核心卖点之一,与国际酒店拉开服务和体验端的差距。
其实,真正与国内该类品牌展开竞争的是国际酒店集团的精选服务品牌。
在万豪产品矩阵中,包括万豪万枫、AC、Moxy,以及定位稍微再高一点的福朋喜来登、万怡等。
根据老沙了解到的信息,万枫品牌中,免费洗衣更为常见。对于福朋喜来登这个稍微再向上一点的品牌,新开项目态度表现得更为积极。
这还真让老沙产生期待:既然已经都卷到福朋喜来登了,未来的万怡、喜来登、万豪品牌,是不是也会逐渐推出类似服务了?
毕竟,对于高净值客群,依然也会有部分免费洗衣的诉求。并且,当下入住高端酒店,尤其是经营年限很长的高端酒店,并非都是纯粹的高净值人群。
说实话,消费端对于国际酒店品牌正在逐渐祛魅,投资端也逐渐趋于理性——这都在倒逼国际酒店在华的姿态上做出调整。
比如行政酒廊配置,现在希尔顿逸林、万怡以及洲际的voco品牌,都不再强制要求,业主可自行选择。毕竟,在全球市场上,这一配置就是“按需配置”。当下国内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还有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的“降本增效”。
老沙再举一个例子。
本土很多高端酒店的洗涤服务,大多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但是国际全服务酒店通常都是自建洗涤业务板块。任何布草等均为自己内部清洗。此举意在保证品质。
但是,已有至少两三位做洗涤业务的朋友对老沙说,对于一些经营十年以上的国际全服务酒店品牌,在这一块也开始松动,逐渐选择与第三方公司合作。
所以,当国内市场在变,昔日高酷冷峻的国际联号,也逐渐放下了身段。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都与它们在华的经营表现有关。
万豪集团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全球每间可售房收入同比微增0.5%,成为当前低迷市场中少数实现正向增长的酒店集团。
万豪专门提到,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国际市场2.6%的增长支撑,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表现尤为亮眼,在日本、澳大利亚和越南市场的强劲驱动下,该区域每间可售房收入实现近5%的同比增长。
“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这一表述已经在万豪财报中多次出现。
万豪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约67.44亿美元,同比增长4.73%;全球范围内全系统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按固定美元计算同比增长1.5%;除中国外的亚太地区RevPAR同比增幅其次,为8.8%。
第二季度大中华区酒店的日均房价为110.29美元,同比减少0.9%。而万豪旗下全球酒店的日均房价为188.25美元,同比增长1.9%。
在2024年第四季度,除美国和加拿大外,亚太地区(除中国)的RevPAR和ADR同比增幅最高。
该报告期,万豪全球范围内可比酒店的RevPAR为126.26美元,同比增长5%;ADR为185.43美元,同比增长3.2%;入住率为68.1%,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而具体到大中华区,RevPAR为79.52美元,同比减少1.7%;ADR为116.57美元,同比减少3.3%;入住率为68.2%,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不难看出,其在中国市场存在“以价换量”的情况。
最为重要的是,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发展,正在与本土酒店集团进行激烈的“巷战”。
今年上半年,万豪在大中华区约70%的客房签约发生在精选服务品牌中。这一产品与本土酒店集团发力的中端和中高端酒店产品重合度非常高。
而本土品牌在服务和体验上,明显比国际品牌更有诚意。
这两年,行业内不断有“亚朵、全季吊打老五星酒店”的声音传出来。在此背后固然有品宣痕迹在里面,但同时不能否认的是,本土酒店品牌在中高端产品上已经占领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智。
在与很多投资人聊天时,我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奢华及以上的品牌上,国际酒店仍有一定优势。这包括消费者层面、业主资产传承以及相关部门招商引资等层面。但是对于精选服务品牌,本土酒店集团大有赶超之势。
或者换一种说法:如果投资酒店项目,以租赁物业模式经营,国际酒店品牌的优势正在被蚕食。本土品牌奋起直追,假以时日势必会成为主流。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上述变化对于国际酒店集团显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现在很多国际精选品牌也在迎合消费者。福朋喜来登除了逐渐拥抱免费洗衣之外,还有部分酒店的客房推出电竞产品。消费者的感受就是“房间严重超配”。
另外,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主的实际需求,很多国际品牌大力推出免费充电桩服务。
站在更高的维度来看这种变化,当整个行业从增量进入存量、缩量,弯腰捡钱的红利期早已消失,国际品牌一套服务标准打天下的时代也已过去。未来,整个市场的竞争会进入更加多维的层面。
作为一个酒店投资人,老沙对此满是焦虑,因为它要求我们得实时更新迭代。
但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老沙又充满期待。毕竟,品牌竞争之外,用户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酒管财经”,作者:沙通天,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7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