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6日,围绕OpenAI数据中心建设及大规模计算承诺的资金来源问题,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明确表示,公司既没有也不希望获得政府担保或救助。
“我们认为,政府不应选择市场中的赢家或输家,纳税人也不应为公司商业决策失误或市场失败买单。”奥特曼说。
他解释称,OpenAI曾讨论过贷款担保,但仅限于支持美国半导体晶圆厂建设(芯片法案补贴),以保证芯片供应链独立化、带动本土就业和工业化。他强调,公司及其他企业响应政府号召愿意提供帮助,但并未正式申请政府贷款担保。
奥特曼同时披露了资金来源与增长规划。
他透露,OpenAI预计今年年化收入将超过200亿美元,并计划在2030年前增长至数千亿美元。OpenAI在未来8年内预计投入约1.4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奥特曼明确表示,如果OpenAI失败,公司将自行承担责任,市场和其他公司将继续发展,这符合资本主义机制,政府不应为AI公司提供救助。他指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因此公司必须立即投入资金,以应对AI巨大的潜力及可能推动科学突破和解决重大疾病的需求。
促使奥特曼撰写这篇长文,强调不希望获得美国政府担保或救助的原因,是OpenAI首席财务官萨拉·弗莱尔(Sarah Friar)在11月5日《华尔街日报》活动中表示,她希望美国政府为公司基础设施贷款提供“担保”(backstop),以降低融资成本并确保公司能够使用最新芯片。
这种贷款担保意味着,如果公司无法偿还贷款,纳税人将承担风险,从而使银行提供更低成本贷款。
不过,在相关报道发布后,弗莱尔迅速澄清:“OpenAI并未寻求政府为我们的基础设施承诺提供担保。我使用‘backstop’一词造成了混淆。”
萨克斯发帖称美国政府无意救助任何AI公司
随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AI事务负责人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X平台上表示,美国政府无意救助任何AI公司:“不会有联邦层面的AI救助计划。美国至少有五家领先的AI模型公司,如果其中一家失败,其他公司会继续发展。”
他补充称,政府希望做的是简化许可流程和电力供应问题,而非提供财政援助。
首先,显而易见的一点:我们既没有也不希望获得政府对OpenAI数据中心的担保。我们认为,政府不应选择赢家或输家,纳税人也不应为那些商业决策失误或在市场上失败的公司买单。如果一家公司失败了,其他公司依然会做好工作。
我们认为可能有意义的做法是,政府自行建设(并拥有)自己的AI基础设施,但此类建设的收益应归政府所有。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政府决定采购大量计算能力,并拥有对其用途的决策权,此时提供较低资本成本可能是合理的。建立战略性国家级计算储备是非常合理的,但这应当服务于政府的利益,而非私营公司的利益。
我们讨论过的唯一涉及贷款担保的领域,是支持美国半导体晶圆厂建设。在这一领域,我们以及其他公司响应了政府的号召,并愿意提供帮助(虽然我们并未正式申请)。其基本理念是确保芯片供应链尽可能“美国化”,以带动美国本土就业和工业化,同时增强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惠及所有美国企业。这显然不同于政府担保私营公司数据中心建设所带来的私利。
在此背景下,有三个“潜在问题”值得关注,也引发了外界的担忧。
第一,“OpenAI如何支付其正在承担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成本?”
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年化收入将超过200亿美元,并在2030年前增长至数千亿美元。未来8年,我们计划的基础设施投入约为1.4万亿美元。显然,这需要持续的收入增长,每一次收入翻倍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我们对前景感到乐观;例如,我们即将推出的企业级产品让我们非常兴奋。此外,还有新消费设备和机器人等领域,我们也预期将带来显著贡献。还有一些新兴领域,目前难以具体量化,例如能够进行科学发现的AI,我们将在后文讨论。
我们还在探索将计算能力直接销售给其他公司或个人的途径;我们坚信,世界将需要大量“AI云”,我们也很期待提供此类服务。未来,我们可能还会进行股权或债务融资。但从现有趋势来看,世界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远超过我们当前的规划。
第二,“OpenAI是否试图成为不可倒闭的公司?政府是否应选择赢家与输家?”
我们对此的回答非常明确:绝非如此。如果我们出现失误且无法自我修正,我们应当自行承担责任,其他公司将继续做好服务和产品提供。这正是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生态系统和经济不会受到威胁。我们计划成为一家极其成功的公司,但如果出现错误,责任在我们,而非政府。
第三,“为什么必须现在就大规模投入,而不是采取更缓慢的增长策略?”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由AI驱动的未来经济所需的基础设施。根据我们研究项目所见的趋势,现在正是大规模扩展技术的关键时期。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立即开始。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AI使用趋势及用户需求,我们认为OpenAI面临的风险是算力不足,这一风险比“计算能力过剩”更为显著且更可能发生。即便在今天,我们和其他公司都必须对产品进行速率限制,并且无法提供新的功能和模型,因为计算资源严重不足。
在AI能够实现重要科学突破,但需要消耗巨量计算能力的世界里,我们希望做好充分准备。而我们认为,这一时刻已不再遥远。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尽早应用 AI 解决重大问题,例如推动致命疾病治疗,并尽快将AGI的利益惠及大众。
此外,我们希望建立一个AI充裕且廉价的世界。我们预期,这项技术的需求将极为庞大,并会在多方面改善人们的生活。
能够置身于这一领域,拥有勇气和信念去建设如此规模的基础设施,是一种极大的荣幸。这是我们正在下注的方向。基于我们的判断,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我们当然也可能判断失误,而市场——而非政府——将对此进行自然调节。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7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