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转店,出去打工。”
“营收腰斩,心跟天气一样冷。”
近期,又一批咖啡馆按下了暂停键,或因合同到期不续,或因经营难以为继。
曾经高歌猛进的连锁品牌,扩张速度也放缓很多。
咖啡人的焦虑与迷惘,在这个冬天再次被放大……
立冬一过,全国气温骤然下降,而咖啡行业感受到的“寒意”,甚至比天气更为深刻。
“仅半年就开不下去了”“坚持9个月,还是关了”“首次创业,亏了几十万”……
或因单量持续低迷撑不下去,或因租约到期无心续签,一批咖啡馆陆续倒闭离场。
海口六年老店“幸会咖啡”,今年9月正式闭店。店主坦言:“闭店像是交了答卷走出考场,反而松了一口气”“从热爱开始,到力不从心结束”。
与此同时,新疆的CM.Coffee也在经营三年后永久打烊。店主在与顾客的告别中写道:“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谢谢你们把故事留在吧台角落,愿每一杯喝过的咖啡,都成为美好的回忆。”
老店遗憾落幕,不少新店也面临生存压力。
武汉一位跨行的咖啡店主表示:“周末都坐不满,工作日更惨,每月净亏两万,不如回去上班。”
更多门店挣扎在生死线:“日收入从几千掉到几百,不知道还能撑多久”“店里冷清得只能抱猫打发时间”“已经在琢磨转店”。
广东猫咖主理人陈可可更是在社交平台劝年轻人:“很多人以为开咖啡店就是每天喝喝咖啡、晒晒太阳,现实是真得很难赚钱。”
她说每月营业额扣除员工工资、水电、社保和租金后,剩余连原材料成本都覆盖不了,“每个月都亏,回本遥遥无期”。
独立咖啡馆之外,加盟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加盟商表示,设备、供应链与成本管控是三重压力,从最初的满怀期待,到后来的无力挣扎,“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以Seesaw Coffee为例,全国门店从2024年初的102家,减少至2025年10月的不足50家,闭店率超50%。
Geo Q智图数据也显示,25家典型连锁咖啡品牌中,有40%的品牌处于缓慢扩张阶段,另有28%的品牌处于收缩和停滞状态。
“现在不是比谁开得多,是比谁活得久。”合肥一位行业人士透露,其所在区域2公里内10家咖啡店,仅3家能稳定盈利。
消费者也能感受到咖啡市场的寒意。“喝着喝着店就没了”,网友感慨,家附近的咖啡馆两年前门庭若市,如今已挂上“房东直租”的广告。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咖啡门店总数为25.4万家,近一年新开店8.9万家,净增长3.8万家,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有5.1万家的咖啡门店“离场”。
在多重压力叠加之下,一场深度的行业洗牌正在加速。
1、“不做活动,一天连10单都没有”,外卖压缩经营利润
“七八月的外卖大战,直接把很多店打崩了。”一位南京咖啡店主说,“平台上9.9元、5元咖啡频出,小店根本就跟不起。”
外卖大战成压垮不少独立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跟进是等死,跟进是找死”。
“一杯外卖咖啡不到5块钱,扣除平台佣金、包装和原料成本,基本不赚钱。”一位成都店主表示,不做活动,一天连10单都没有,“经常早上八点开门,到中午只做了3杯,还有一杯是自己喝的。”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消费者心态的变化。经过这轮价格洗礼,不少网友直言:“现在超过10块钱的咖啡都要犹豫一下”“5元咖啡喝惯了,贵的反而舍不得”。
当低价成为常态,没有利润支撑的门店,退场是唯一结局。
2、“一睁眼600元没了”,每天都在为固定开支打工
“每月营收扣除各项开支后,连原料成本都覆盖不了。”这是许多小店主的共同困境。
营收断崖式下跌,但租金、人工等成本分文不少,让咖啡店主的心态异常焦虑。
一位武汉咖啡馆主透露,60平米的店铺月租金8000元,两名员工月薪1万元,加上水电杂费,“每天开门就要面对600元的固定成本,至少要卖50杯才能保本。”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咖啡豆、柠檬、椰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门店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让很多经营者雪上加霜。
一位店主无奈地说:“现在不是在为梦想打工,而是在为房租、工资这些固定开支奔波。”
3、2公里4家店,“好位置都被占了”,连锁品牌加密分流严重
“现在找个合适的位置开店越来越难,好的点位基本都被连锁品牌占了。”一位原计划在省会城市开店的创业者坦言。
即便离场的咖啡店主很多,但入局者更多,优质点位正在成为稀缺资源。
据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5年10月,瑞幸咖啡全国门店超2.7万家,库迪咖啡有约1.4万家。这两个品牌占据全国咖啡门店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幸运咖目前全国门店数也突破9000家。
从商务区到社区街头,从一二线城市到乡镇市场,连锁品牌持续加密,让加盟门店及独立小店都面临客流压力。
有加盟商表示,回本遥遥无期,原本靠外卖生意有点起色,公司又搞加密,只要有位置就通过,2公里4家店,有苦难言。
尽管闭店潮汹涌,咖啡仍是一个好赛道。
过去一年有5.1万家闭店,同期也有8.9万家新开门店。
“每天都有年轻人来咨询开店”,郑州一位咖啡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向我透露,其中很多00后,他们怀揣创业热情,思路更新、也更务实。
二手咖啡设备商也告诉我,虽然闭店卖设备的不少,但来淘设备的创业者同样很多。
山东一位店主仅花1.3万元就开出了一家店。“桌椅板凳、水电改造、二手咖啡机、磨豆机、冰柜,甚至基础原料全部包含。
有人离开,有人进入,新旧交替之间,咖啡行业正经历一轮结构性的洗牌与重塑。
选择离场的人,可能是为及时止损、沉淀经验;选择入局的人,或是看到长期价值,试图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可能。
无论是坚守还是转身,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愿所有认真做咖啡的人,都能在周期波动中等来属于自己的那一杯春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伍月,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2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