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旅热度攀升,主题酒店“旧酒”难寻“新瓶”

随着文旅消费热度攀升,今年国庆假期有超24.33亿人次的跨区域人员流动,这直接推动了酒店市场发展。

但现实是,有人吃肉,有人连汤都喝不上。

尤其是那些曾经靠着“浪漫满屋”、“海底世界”之类主题圈粉无数的主题酒店,现在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尴尬。

国内主题酒店发展已有20年,如今处境略显尴尬:

一二线城市的中小型主题酒店陷入同质化困境,新兴目的地的主题酒店建设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大型连锁酒店集团凭借规模、服务与设施优势纷纷布局主题酒店,进一步挤压着原有玩家的生存空间。

面对新一代消费主力人群的消费需求,主题酒店这个“旧瓶”,到底该怎么装“新酒”,才能不被市场当废品回收?

跨界潮来袭:

主题酒店迎来搅局者

近日,上海迪士尼宣布将建设第4座主题酒店。该项目紧邻乐园主入口,加上同步打造的购物、餐饮及娱乐设施,欲打造沉浸式的主题住宿体验。

据了解,此次项目为第4座主题酒店,正在规划中。目前上海迪士尼有2个已开业的主题酒店,分别是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和玩具总动员酒店,还有1个在建的第三座主题酒店。

玩具总动员酒店 图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华特迪士尼公司公布截至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

图源:华特迪士尼2025年三季度财报

其中,涵盖主题公园、度假村及消费产品业务的体验部门,业务营业利润25亿美元,同比增长2.94亿美元。

实际上,迪士尼建立主题酒店并非孤例,入局酒店行业的跨界玩家还有很多。

旺旺酒店集团旗下第一家标杆酒店——南京神旺大酒店预计2027年下半年开业。据介绍,该酒店将打造21款旺仔IP主题亲子套房,融合旺仔、旺妞等副品牌IP与南京秦淮文化;

海底捞与洲际合作成都海底捞皇冠假日酒店,将火锅IP植入住宿场景,不仅有火锅主题房、24小时火锅送餐服务,还配套了千平儿童乐园和4000平会议空间;

华熙生物打造全球首家玻尿酸主题酒店,从洗护用品到饮用水、艺术画都融入玻尿酸元素。

这些跨界玩家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全新的商业模式。他们不是在开酒店,而是在打造吃喝玩乐一站式场景。

传统主题酒店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竞争加剧,而是商业模式被彻底颠覆。

当酒店不再是住宿场所,而是吃喝玩乐一站式体验的延伸时,那些还在靠“主题房”收费的酒店,注定要被淘汰。

当主题酒店开始“旧酒装新瓶”

此前,主题酒店因同质化严重、体验空洞陷入经营困境,空房率高、利润压缩是行业常态。

而如今,随着文旅融合深化与消费需求升级,主题酒店以年复合增长率12%-15%的态势强势回归。

主题酒店此前发展为何陷入“不温不火”的发展困境?

是重包装、轻内核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又叠加了多重运营难题导致的。

从体验上来看,主题酒店大多由中小酒店或民宿改造而来,同质化严重,体验流于表面。很多酒店仅将主题符号堆砌,主题又目标客群过窄,难以支撑长期运营。

从成本上来看,主题酒店的装修与道具采购成本高于传统酒店,复杂主题的后期维护、道具更新更是持续消耗资金。

近年来,主题酒店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国主题酒店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截至2023年,中国主题特色酒店市场规模已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2%-15%之间。

抖音《2025年心动酒店趋势报告》显示,六大标签相关的特色酒店数量同比增长290%,交易额同比增长172%。这表示主题酒店未来的市场空间还很广阔。

图源:抖音2025年心动酒店趋势报告

另外随着小众主题酒店的兴起,不少大型酒店集团也开始利用规模化优势,批量打造主题酒店来吸引消费者,比如锦江旗下咖啡主题连锁酒店喆啡。

与中小型主题酒店和民宿相比,大型连锁酒店的规模效应显然更强,设施和服务也更加标准化。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主题酒店的境遇如同“夹心饼干”。

前有一二线城市中小型主题酒店、民宿产品逐渐趋于同质化的压力,后还要面对规模效应更强、设施和服务更加标准和成熟的大型连锁酒店抢滩的“紧逼”。

面对前后夹击的尴尬境遇,主题酒店亟需找到一个突围机会。

去下沉市场“换道”超车

面对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主题酒店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下沉市场或许是一个重要突破口。

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二线及以下目的地的用户到访人次同比去年暑期增长24%,年轻人钟爱的旅游目的地更多转向了下沉市场和新兴目的地。

《抖音2025年心动酒店趋势报告》中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更为直观:过去一年中,41%的消费者有过"反向旅游"经历,其中52%是为了追求独特、小众的旅游体验。

消费者不再执着于传统热门目的地,反而愿意深入小众城镇,只为体验一家有故事、有特色的酒店,这也为下沉市场生活方式酒店带来了蓬勃生机。

这表明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已不再满足传统的功能型酒店,他们需要能同时满足“功能需求”与“特色体验”的酒店。

而主题酒店凭借文化标签、沉浸式的场景体验,能精准触达下沉市场“小镇青年”及追求品质与新鲜感的家庭游客,有效规避与传统经济型酒店的正面价格战,从而开辟增量市场。

找到下沉市场并不意味着找到了救命稻草,还将面临新的考验。

把一线城市那套“星际穿越”主题搬到县城,大概率会扑街。县城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国潮风”、“怀旧风”或者结合本地文化的主题。

主题酒店需要与当地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形成协同效应,打造独特的目的地体验。比如在景德镇做陶瓷主题,在安溪做茶文化主题,在陕北做窑洞主题。只有根植于本地文化,才能获得认可。

成功突围的关键在于产品能否实现“降维”与“适配”。

即在不牺牲主题特色的前提下,精准控制投资与运营成本,并深度结合本地文化习俗与消费习惯进行产品创新。

努力适配的还有OTA平台预订端。

11月9日,携程上线全新亲子酒店评级。新的评级标准将上千万笔亲子订单、上百万条真实点评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并从中提炼出五个家长最在意的维度,硬件、活动、服务、周边、口碑,让消费者住亲子酒店不再拆“盲盒”。

下沉市场不是简单复制一线城市模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将主题酒店打造成连接当地文化与游客体验的桥梁,才能真正在下沉市场中找到新机遇。

但话说回来,下沉市场只是缓兵之计。主题酒店要想真正破局,还是要回到本质:提供独特的价值。

未来的主题酒店,要么有极强的IP运营能力,像迪士尼一样打造完整的体验闭环;要么有深厚的内容创作能力,能够持续产出优质体验;要么有精准的定位,服务好特定人群。

不要想着通吃,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能吃哪块肉。不要等到无路可走,才想起要换道超车。

如今主题酒店的竞争,早已超出行业边界。

普通主题酒店现在面对的对手,可能是迪士尼,可能是旺旺,也可能是任何一个掌握流量和IP的巨头。旧瓶装新酒,关键是瓶子的质量要好,酒更要真。否则,瓶子会碎,酒会馊。

如今,主题酒店最大的机遇不在于模仿和复制,而是需要更加用心打造更加有特色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逐渐丰富的个性化需求。毕竟,市场从来不同情弱者,只奖励强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酒管财经”,作者:林筑,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2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