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又有新动作了,这次不是发券,降价,而是换门头。
消息一出来,群里有人问道,这西贝还有救吗?今天文章聊聊这个话题,说一说我的思考。
门头,换的只是‘脸面’;而信任,需要的是‘换心’。
先看看换门头这件事。
原来,北京石景山万达店(全国首家试点)将过去标志性的红白门头改为白绿配色,标语也从“西贝莜面村”变为“西贝XIBEI”,还新增了口号“我从草原来”,看起来风格转向清新自然。
据说是总部直接执行,店员也称“未接到全国推广通知”,这个口号也是首次使用。
图/西贝旧门头(源自网络)
图/西贝新门头(源自网络)
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下,大家对这件事的看法。
现在看,网友们的舆论已经两极分化了,大众情绪中生气占比28%,平和占比28%,喜欢占比18%。
生气的人主要质疑和嘲讽有3点:
另一部分支持的观点中,主要也有3方面:
从我的经验和观察看来,这次罗永浩事件对西贝里里外外的影响面非常大,不排除现在西贝想改头换面,重新开始。
所以换门头这件事,它的战略意图,我猜主要有2点:
如果更换门头,一旦试点成功,客人回流,有机会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可能马上就全国铺开,改头换面。当然这是理想情况。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还有救。但救它的,绝不是一块新门头。
最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西贝自己手里。西贝没有犯餐饮企业致命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它目前是暂时失去很多数用户的信任,但这个信任是可以恢复的,多长时间就看它自己的表现。
很多网友都说,它没有抓住重点。我觉得,它至少没直接解决消费者最关注的2件事,
第一、明确标注预制菜,建立食材溯源系统,开放后厨常态化监督
第二、合理定价,调整产品性价比
这是核心问题啊。
如果放着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不能解决,消费者的情绪就还在,做再多的其它动作都容易翻车,信任就难得去恢复。
西贝事件发展到现在,对其它行业和品牌也有2个启示:
1、产品是基础,营销始终无法代替产品的诚意。消费者要的是“厨房里的烟火气”,而不是“草原故事”。如果口号脱离产品真实度,再美的门头终将沦为背景板。
2、品牌升级的本质是信任重建
我看到,西贝过去14年差不多换了5次门头,投入数千万,这种频繁调整,其实暴露了它战略摇摆。这一次如果持续回避供应链透明与性价比问题,这个信任裂痕恐难愈合。
最后,也想给所有老板们分享一句掏心窝话,门头只是品牌的脸面,口碑才是生意的根基。尤其是餐饮企业,信任就是流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ID:yantao-219),作者:晏涛,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1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