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做事事半功倍的秘诀,就靠这3个“盘”

本期音频是由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合成支持

很多人工作时,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却收效甚微。

比如,他接到任务就火急火燎地开始,做到一半发现方向错了,只好推倒重来;

项目推进中,问题接二连三爆发,像“救火队长”一样疲于奔命;

项目结束,除了疲惫和一地鸡毛,什么都没留下,下次遇到类似问题,还是照旧。

其实,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能力差多少,也不在于执行有多狠,而在于他们事前有沙盘,事中有罗盘,事后有复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三个“盘”。

事前有沙盘

事前,高手习惯在脑中先搭建一幅‘沙盘’,他会花时间理解任务的本质,并对执行过程进行整体布局。

而新手面对任务,往往像盲目搬砖,被问题牵着走。

具体来说,事前有沙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先问“为什么”,再想“做什么”

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弄明白目标和意义。

不是有人交代就做,而是要问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解决了谁的痛点?和更大的目标有什么联系?

高手会把任务放到整个业务、战略坐标系中审视,把目的、关键结果和衡量标准理清楚。

先问“为什么”,才能明确方向,再决定“做什么”。否则,努力再多,也可能跑偏。

2.拆解:化“宏大”为“可执行”

目标越大,越容易迷失方向。

高手则懂得把宏大的目标拆解成具体的可执行行动,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步骤。

做法是:从目标出发,列出里程碑、关键动作、验收标准。

每一项都明确负责人和时间节点,这样行动才能有序,团队才能步调一致,不至于乱中取巧。

3.布局:调配资源,制定方案

沙盘的精髓在于布局。

高手做事,不是接到任务就上手,他们会根据任务拆解出的关键路径,统筹资源、人力与时间,把目标变成可以落地的计划。

布局的本质,是提前预判风险与瓶颈,在开局阶段就考虑中途可能出现的问题。

比如,哪些环节可能卡住?哪些资源是关键变量?哪些节点必须提前锁定?

高手从来不会等问题出现才去救火,而是通过布局让问题在出现前就被“消化”掉。

正如打仗一样,赢的是前期布阵。布好局,行动才会事半功倍。

事中有罗盘

执行不是僵化的按图索骥,而是动态的过程管理。

高手做事,常常手握“罗盘”,在变化中校准方向,拒绝一条道走到黑,确保始终朝着目标前进。

1.校准方向:定期回顾目标,警惕跑偏

做事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偏离核心目标。

高手会定期回顾目标,警惕为了完成任务而偏离核心价值的现象。

比如,他会每天或每周自检:我现在做的事情,是否对目标有贡献?是否陷入“忙而无效”的陷阱?

记住,与其一味追求速度,不如先确保方向精准;与其盲目执行,不如先校准航向。

2.反馈迭代:小步快跑,及时优化

会做事的人,不会等方案完善到极致才动手,而是先做出最小可行产品(MVP),在实践中不断获取真实反馈,再迭代优化。

当然,反馈要有指标、有数据、有验证标准,力争每一次的迭代,都是对假设的有效验证:哪些做法有效,哪些偏离目标;哪些资源浪费,哪些行为产生价值。

通过不断试错和调整,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把猜测转化为事实,把行动变得高效而精准。

3.保持节奏:管理能量,避免过度消耗

执行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高手懂得控制节奏,把行动拆成可控的时间块,避免过度消耗精力。

他们会合理安排冲刺与休整、集中决策与冷却期,让自己和团队都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节奏稳定,能量充沛,每一步都可控,任务推进就不会被临时问题打乱,也不会因疲惫而降低质量。

换句话说,节奏就是执行的“隐形底盘”,有了稳固节奏,速度和质量才能持续兼得。

比如,一个创业者每周固定时间专注做产品优化,每天只安排少量核心会议,他通过长期、稳定的节奏持续迭代产品,而不是一冲刺就烧光精力,三个月后才发现方向偏了。

方向准、反馈快、节奏稳,这是高手做事中的“罗盘”,它让行动始终不偏离目标,稳步推进。

事后有复盘

项目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更高水平项目的起点。

高手做事,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每次都能总结复盘,萃取经验,把经历转化为能力。

事后有复盘,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回顾过程:事实对照目标

项目结束后,不管结果好坏,高手都会先把整个过程拉回到目标上来看。

他们会客观梳理每一个关键节点:最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执行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每个决策是否按计划落地?最终结果与预期差距多大?

通过对比事实与目标,清楚看到哪些行动有效,哪些偏离了方向,哪些资源投入产生了价值,哪些则是浪费。

这种回顾不是简单总结,而是用数据和事实建立清晰的因果链,让经验可视化、可追踪,为下一步复盘和方法提炼打下基础。

2.分析得失:找出关键因素,提炼深层规律

复盘不能停留在“做得不好”,也不是简单地归纳“成功”或“失败”,而是要分析得失,看清背后的本质:

成功为什么有效?失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哪些行为真正产生了结果?哪些决策带来了偏差?是战略判断出了问题,还是执行节奏失衡了?

真正的高手,会把每一个节点都拆解出来,从目标设定、过程执行到资源调度,逐层反推、逐点验证。

只有抓住真正的“杠杆点”,你才能知道下一次应该坚持什么、修正什么。

复盘的目的,不是找背锅侠,而是找规律;不是指责,而是让自己在同样的情境下做得更好。

3.提炼方法论:固化经验,变成能力

复盘的最高价值,在于形成方法论,指导后续行动。

高手做事,不会让经验停留在“印象层面”,而是把每次复盘的结果沉淀成清晰的流程、原则和模型。

他们会问:这次成功有没有共性规律可以抽象出来?未来遇到类似场景,是否能快速复用?

这样一来,每一次经历都不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成为知识资产的一部分。

真正的成长,不是做了多少件事,而是让每件事都能反哺未来的行动。

记住,经验只有被系统化,才会产生复利。

最后总结一下,高手做事往往事半功倍,秘诀就是:事前有沙盘,理解任务本质、拆解目标、合理布局;事中有罗盘,校准方向、快速迭代、保持节奏;事后有复盘,回顾过程、分析得失、提炼方法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作者:张丽俊,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1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