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业进入了围绕好房子的比拼以来,房企们的产品“战场”是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卷了。其中一个比拼最激烈的领域,是智能化。
不少头部房企产品总告诉明源君:今年一年都在研究技术,跟供方共创了不少新技术,希望能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数年前,明源君曾多次撰文谈及智能化的问题。当时的地产智能化发展并不成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集成性低、智能程度低、功能单一、使用不便等等。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随着这几年数字化技术与设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叠加AI浪潮的席卷,上述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智能,本身就是国家对于“好房子”理念和发展方向的定义之一。随着整个智能家居行业以及房企们研发投入的增加,住宅智能化的体系和技术都有了飞跃式的进步,竞争也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行业也呈现出了神仙打架的局面!
好几年前明源君说过,住宅智能化的两个最显著问题,是“封闭”与“割裂”。封闭的生态和割裂的设备单品,是让过去的智能化成为“鸡肋”的关键原因。
过去多数的住宅智能化面板,能控制的设备是很少的,主要就是灯光、空调,最多再加个音响和窗帘,集成性不高。
除此之外,后续业主自己再行添置的智能设备,又是另外一套控制系统。这就导致智能住宅很不“智能”,遥控器能攒一大堆,这是许多普通家庭的一个常见场景。
这几年,这个问题紧迫性进一步提升。因为目前我国从的各种家居智能化产品品牌,不说万家,至少也有数千家。对于消费者来说,对于智能产品的体验和新购需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
如果时至今日,住宅智能化仍然是一个封闭系统,无法很好的兼容其他品牌的产品,那在业主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矛盾和缺陷就更突出了。
好在这两年,不少房企已经优化了这个问题,住宅智能化系统在生态开放与产品集成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比如绿城的全屋智能体系,就已经联动了大量的智能设备。比如上海绿城潮鸣东方项目,已经实现中央空调、地暖、灯光、安防等12个子系统的集成,而且能依托AI技术,主动适应用户习惯。 中海今年发布的LivingOS也强调开放生长,业主后续自己购买的智能家电,只需要通过系统验证,就能无缝接入家里的全屋智能体系,实现可“生长”的集成管理。
这一系列的进步,也离不开技术领军企业的探索,最典型的就是华为。据了解,目前华为已经整合了超过2300家品牌,进入了鸿蒙智联生态,有超过5800智能单品可以轻松接入华为全屋智能。
目前已有保利、绿城、华润等知名房企与华为这样的头部技术供应商,建立了合作。
目前来看,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技术难关也正在被攻克,住宅智能化正在跳出理念和噱头的层面,走上真正好用、便捷的良性发展轨道。
住宅智能化技术这两年的另一个根本变化,是从被动控制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过去业主有什么需要,必须自己去操作面板控制设备,这实际上只是简化了寻找遥控器的环节。
但目前不少房企的智能化,已经能实现主动调节、主动服务,对屋主的指令也能更方便、精准的识别。
像绿城的智慧宅体系,就已经能够支持语音模糊识别,在语音控制环节更进了一步。同时,智能系统也能够预先存储各类场景模式,比如观影、休息、晨起等模式,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就能直接切换屋内的各项参数。
在硬件方面,绿城智慧宅通过装备红外、毫米波、空气质量等各种类型传感器,能实现人来灯亮、设备启停、场景模式自动触发等功能,在智能系统的主动性上做了不少提升。 比如当业主打开智能门锁进入家中时,会自动触发归家模式,亮起灯光、拉上窗帘。夜晚有人起身走动时,也会随着人的动线自动亮起夜灯。
中海LivingOS也同样在主动性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针对居家安全,设计了4项核心系统功能,强调智能化的主动安全能力。 比如,当系统监测到家中有煤气泄漏,会联动自动开窗功能,并向业主推送安全警示。又比如有人按门铃时,系统可以自动采用变声功能,照顾到女性、孩童独自在家时的安全。
AI技术的应用,也是一大亮点。背景的中海萬吉玖序项目,甚至还搭载了AI空调风口。通过房间顶部的红外感应探头,可以实现空调初逢的追人或者避人模式。
这样空调就可以根据人在家中的活动轨迹,做出个性化的风向调整。家里有人怕冷、有人怕热的问题,直接就解决了。
可以说这几年,住宅智能化的自动化、主动性程度有大幅提升,操作越来越简洁,功能却整合得越来越丰富,展现出了智能家居真正“智能”的那一面。
随着传感技术的飞速进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早已不局限于屋内。房企们正在加速融合数字化技术、AI技术以及智能设备,推动社区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明源君分享几种典型场景。
首先是社区的智能化通行。
这是近两年普及、进化的很快的一项技术。 比如招商蛇口好房子体系,就通过多模态感知、电梯联动与无感交互技术,实现了从社区大门一直到入户的全程无钥匙化通行。
而保利发展的一些项目,已经在地库应用了AI技术,实现了车行“追光引导”,用灯光为业主铺展一条归家指引线。 这对于对地库不熟悉的访客非常实用,系统识别车辆身份后,直接点亮通往访客区域的引导灯光带,能简单方便的帮助访客寻找到对应的楼栋。
其次是社区安全。
这是社区管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像绿城目前就应用了AI周界、AI视频行为分析、高空抛物分析、电动车入梯监测、火眼热成像等技术,AI的介入全面提升了社区安全监控的智能化程度。
在儿童游乐设施、服务中心、消监控室等场所,AI鹰眼服务可以对儿童、老人等进行重点看护,对意外时间能够做到迅速响应、迅速解决。
最后是在社区的空间运维上。
智能化技术也已经体现出了巨大的助力。
比如保利发展已经采用了AI智慧会所系统,能够实现会所预约、空间管理与节能控制的智慧逻管理。 业主可以通过语音、APP、智慧屏等方式预约会所功能,而会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系统也会自动联动灯光、暖通、窗帘等设备,进行合理的调节。
又比如福州建发·瑞云项目,引入了“AI 环保超人”,能自主规划社区清扫路线,并主动避让障碍物和行人,有效提升了社区设施的运维效率。
社区智能化技术的提升,能显著提高物业服务的效率和品质,积累业主满意度。同时,对于物业管理的降本增效来说,也是绕不开的一条路径,确实值得加大投入。
发展至今,住宅智能化已经从单纯的设备概念延伸向服务场景。基于更强的控制集成性、功能整合性与设备互联技术,智能化终于能够摆脱冰冷的印象,能构建起更有关怀感的服务场景。
比如中海的LivingOS系统,就整合了社区服务和城市配套信息,在家就能实现“快递无人配送”“周边商圈优惠推送”等跨场景的服务串联,让业主与社区和周边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又比如福州建发·瑞云在社区云会所中,应用了 AI 咖啡机器人,搭载了世界咖啡大赛冠军级的冲煮手法,为业主从研磨到拉花制作一杯高品质的咖啡,为社区休闲生活又增添了不少品质感。
还比如绿城在上海沁蘭园、春晓园、留香园三个项目上,都配备了美妆冰箱和智能魔镜。 美妆冰箱能恒温锁鲜,避免护肤品失活,而智能魔镜则可以实现一键除雾,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细节,实际上都能让卫浴空间更有“人味”,将居住体验提升一个档次。
除此之外,许多项目还在孩童学习、归家舒缓、兴趣爱好、老人照护等场景,做更多的智能化探索。
比如与青少年紧密相关的智能化健康灯光系统、提升青年睡眠质量的白噪音系统、针对老年人的用药提醒等等功能,都是对人们的生活来说,细微但却重要的场景功能,值得期待。
科技与地产的融合正在越来越深入,住宅智能化的飞跃式进步令人欣喜。这个趋势既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一面,又为“好房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十分清晰的路径。
当下的住宅智能化,已经越来越接近人们想象中对“智能”的理解,相信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更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真正为生活赋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源地产研究院”,作者:老胡,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27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