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有一天让女生又爱又恨的裤子,会是一条“弯”的裤子。
它的名字叫弯刀裤——腰细、腿弯、型怪,不显瘦、不显高,甚至对身材挑剔到让人怀疑人生,穿得好是日系松弛,穿不好就是大佐举起手来。可就是这样一条争议单品,在小红书上有着近3亿的浏览量,成为今年秋冬最火的裤子。
它火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无数消费者在社交媒体留下天问。“这么个丑东西,到底谁穿好看呀?”
99年的女孩卷卷第一次试穿那条军绿色弯刀裤的时候,实在忍不住笑。“你知道《举起手来》里的潘长江吗?两腿中间一个好大的O。我就是那样的!”
她第一次试穿弯刀裤,是在优衣库的门店。当时这款新品刚刚上架,橱窗模特穿得潇洒利落,卷卷也心动了。但轮到自己上身,效果天差地别,模特是随意慵懒,自己却成了裤腿晃荡、O形腿的大佐。“搞不懂到底谁在说弯刀裤好看!”
图| 卷卷在街边买的运动版型弯刀裤(受访者供图)
弯刀裤,因裤腿弧度如同一把弯刀而得名:腰部收紧,裤腿向下逐渐膨胀,在膝盖处达到最大值,再向脚踝收窄。
它不是那种一眼“好看”的裤子,甚至对裤子版型和穿着者身材的要求近乎苛刻——弯刀弧度不能太弯,材质不能太硬,裤长不能太短。穿着者的个子不能太矮或太高,胯部不能太大,也不能是腰粗的苹果型身材。但凡有一条没有达成,身穿弯刀裤的你就会看起来像是两根行走的香蕉,抑或是一对圆滑的括号。
这种设计让弯刀裤成为社交媒体上少有的、评论两极分化的单品。
一半人像卷卷那样,用整齐划一的“O形腿”买家秀劝退后来者,宣称与弯刀裤有着“不共戴天之仇”;另一半人则惊呼它是“显腰细显腿长”的神裤。
在互联网上班的产品经理小会就是后者。她是典型的梨形身材,61的细腰,腿和胯都比较丰满。“买裤子对我来说一直是难题。但第一次穿上弯刀裤时,我被镜子里的自己惊到了。”她当场决定原价拿下。如今那条裤子成了她衣柜里最常穿的裤装之一,双十一快到了,她还打算再买一条牛仔面料的过冬款。
图| 梨形身材的小会,对弯刀裤效果满意(受访者供图)
消费者之间的争议并没有影响弯刀裤的热度,它还是成为了今年最火的潮流之一。
从Lemaire(1991年创立的法国品牌)、Loewe(西班牙品牌)的T台,到Kendall(卡戴珊家族成员)、Jennie(金珍妮)、杨幂、王一博的街拍,弯刀裤一路从伸展台卷入街头。从法式极简到韩系辣妹,从时装编辑的笔记到小红书的晒单,它几乎无处不在。
在小红书上,“弯刀裤”的话题浏览量超过2.9亿。淘宝、优衣库等电商平台中,多款弯刀裤的销量破万。得物也在女装秋季核心趋势报告中,将弯刀裤列为“用户搜索与GMV增长突出的蓝海品类”。
潮流看起来像是一阵风,但在设计师眼中,它往往早有迹可循。
做服装这行,韡娜已经干了17年。她第一次看到这种版型的裤子是在2023年,那时它还不叫弯刀裤,而是香蕉裤。因为剪裁特别,也不是过于夸张,可以混搭多个单品,一向喜欢特别设计的她立刻被俘获了。当年,她就在的自家品牌的产品线中加入了弯刀裤的元素。
事实上,弯刀裤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日本设计师Nemeth为了呼应叛逆的街头文化,推出了「双弯刀立体剪裁」。
但韡娜说,“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弯刀裤,应该是从法国极简品牌 Lemaire 那里开始的。”自从2014年设计师Sarah加入Lemaire之后,弯刀裤就经常出现在Lemaire的秀场。Sarah穿着黑色或咖色弯刀裤为时装周谢幕的经典照片,让弯刀裤搭配宽松廓形衬衫成为了Lemaire的文化符号之一。
图| 弯刀裤也受部分男士欢迎
而在中国,“其实千禧年以前就出现过弯刀裤。20年一个轮回,极简主义、精奢风已经流行十几年了,现在出来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大家觉得新鲜。”
去年,优衣库的姐妹品牌GU,靠弯刀裤在日本和中国同时火出圈。之后,从快时尚的UR、ZARA,到运动领域的阿迪达斯、安德玛等品牌立刻跟随这阵东风,纷纷跟进。
但真正点燃这股潮流的,是优衣库。
今年,优衣库一口气推出了五款弯刀裤:包括牛仔、卫裤、运动速干、机能风和针织款。它还为不同身高的人准备了普通款与加长版,定价在249元,折后在150元到199元。
价格、版型、功能三管齐下,让弯刀裤迅速成为优衣库的“新一代神裤”。
门店陈列印证了它的地位:走进任何一家优衣库,半数以上的假人模特都穿着弯刀裤。而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每一条吐槽帖下,都有“自来水”的网友热情附上货号,并留言“你再去试试优衣库的那条”。
“当一个新风格出现时,一定是先被一小部分人喜欢,沉淀到一定程度后,才会爆发。”韡娜说。
从设计师的视角出发,韡娜认为,弯刀裤能火,主要还是和裤子透露出的气质有关。“裤腿的弧度给人一种松弛感和闲散的气息”,“它可以搭配运动背心,也可以搭配雪纺小上衣,还可以走Lemaire的知性高智风,是一条比较全能的裤子。”
图| 弯刀裤,被认为可以百搭
可一旦进入商业世界,松弛就变成了标签,风格也成了生意。当弯刀裤火到每家优衣库门口,消费者们才发现。优衣库,好像变了。
过去,优衣库主要靠经典款和功能型产品赚钱。U-T是打工人四季可买的天选战衣,99块钱的摇粒绒是“早八牛马的经典皮肤”,heattech秋衣则是秋冬保暖的绝对首选。
那是属于“无风格”的年代。当其他品牌都在争相追逐时尚和个性化的时候,优衣库日复一日地为大多数人提供耐穿、百搭、高性价比的基础款。
但从2023年起,优衣库开始被诟病脱离普通消费者。有消费者发现,他们的女装产品开始往形象更“辣”、尺寸更“小”的方向转变。
同一家店,摆在一起的S码女装T恤甚至比140尺码的童装还要小一截。而在风格上,今年年初,优衣库的货架上排满了贴身T恤,露腰的碎花大领口短上衣等类“bm风”的新品。
品牌策略的转向背后,其实是营收的压力。
根据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2022财年的财报,由于疫情和市场消费信心不足,作为第二大市场的大中华区利润大跌近17%。但2023财年的财报显示,加码布局“辣妹风”后的大中华市场,在上新的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大幅增长,同店销售净额增长超过40%,挽回了颓势。
行业分析认为,自从切入“辣妹”赛道之后,优衣库确实减轻了业绩不断下滑的压力,但这种风头并没有维持太久。
优衣库中国市场自2024年起增长放缓,财报显示,当年营收增长降至个位数,利润更是只微涨0.5%。同样,截至5月底的2025财年,优衣库中国营收及利润均出现下滑的迹象。
面对停滞的业绩,优衣库采用了更激进的营销路径。
2024年起,优衣库在小红书、微博、抖音全面加码投放,“优衣库 bm风”“Heatech”“轻羽绒”等关键词多次登上热榜,社交媒体上以优衣库为主要话题的穿搭模板和各类博主的合作视频层出不穷。
而弯刀裤,则是他们今年营销出的最新爆款。
据《第一财经》报道,优衣库几乎将今年整个秋冬季的推广重心都放在弯刀裤上。营销的结果是阶段性大获全胜。弯刀裤在全球同步上线,但只在中国地区成为了爆款。并且,上市一个月后,它就跻身全公司销量Top 5,官网销量也是第一,并已经开始追加生产。
卷卷说,她后来又回到优衣库,试穿了加长版的弯刀裤,可以垂在脚面。是经典的蓝色牛仔裤,不像军绿色那么难驾驭。但试穿完,她还是觉得奇怪。“还是一样的O。试过两次还是不好看,那肯定是裤子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她笑着说的那句话,也像是这一届女性消费者的宣言:如果不合适,那就让裤子自己去反省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ID:zhengulab),作者:黄天媛,编辑:龚正,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5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