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获投票通过,预计可降债840亿

近日,碧桂园在2025年重新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引发关注。

11月6日,碧桂园再公告一个好消息:公司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在5日的债权人会议上顺利通过。在两个债务组别的投票中,均获得出席并投票的债权人中超过75%债权金额的赞成票。这意味着,这家头部民营房企的境外债务重组跨过最关键的一道坎。

根据公告,在境外重组方案所有选项足额认购的情况下,重组完成后碧桂园预计降债规模约117亿美元,对应约人民币840亿元有息债务。同时,重组完成后预计确认最高约700亿元重组收益。

接下来,碧桂园将于2025年12月4日上午十时正(香港时间)进行“认许聆讯”。如若法院裁定通过,碧桂园的资产负债情况会得到显著改善。

碧桂园公告

此次碧桂园境外重组债务规模庞大、结构错综复杂,涵盖合计约177亿美元本息的34笔境外债务或偿债义务,覆盖多个法律辖区,包括纽约法管辖的美元债、英国法管辖的可转债,以及香港法管辖的银团贷款等。不同司法体系、不同发行结构叠加不同增信结构,使得方案设计复杂度倍增。在此基础上,碧桂园还统筹考虑上市公司层面的担保义务与多项双边债务的处理,确保重组方案的法律有效性与整体可执行性。

这场重组拉锯战历时300天,自1月9日披露重组方案关键条款,到4月11日正式公告重组支持协议,再到11月5日债权人会议投票通过,期间,碧桂园团队一直保持与各方债权人的密切沟通,凭借密集的主动沟通与务实谈判,逐步奠定了债权人的信任基础,获得了代表性债权人的率先支持。

根据公告披露,碧桂园11月5日举行的境外债务重组投票涉及2423位债权人,分成两个类别进行投票。第一类为银团贷款组别,共41名债权人,合计持有投票计划申索总额为约41亿美元,其中31名债权人投了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一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83.71%;第二类为美元债及其他债权组别,共2382名债权人,合计持有投票计划申索总额为约112.28亿美元,其中2364名债权人投了赞成票,对应债权金额占组别二出席并投票债权金额的96.03%。

在本轮持续数年的行业深度调整中,房企债务风险高企,其面临的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自2020年起房企首次出险,2021年出险房企数量增至16家,2022年更是迎来爆发期,达到44家。

但与多数出险房企不同,碧桂园选择在发生公开违约前就主动启动谈判,被市场视为“预防式重组”。2023年8月10日,碧桂园发布盈利预警;8月13日,停牌境内公司债券,启动整体展期方案;2024年1月16日,碧桂园公告委任外部顾问,就境外债务重组制定整体方案以全面解决债务风险,在“保交付、稳资债、保经营”的主线任务下,碧桂园境外重组工作自此正式拉开序幕。

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为实现债权人回收最大化,碧桂园秉持“境外应给尽给”的原则,持续强化重组后债务工具的资产增信,以海外优质开发项目和资产及部分优质境内项目支撑重组价值;同时,设置现金清扫及账户监管机制,通过增信资产产生的现金切实帮助债权人实现回收的最大化。

同时,重组方案提供了在内房企境外重组案例中罕见的现金资源,以及提供了股权工具选项,债权人可通过股权工具分享碧桂园未来潜在上行收益并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方案选项的设置彰显了碧桂园保障债权人回收的最大诚意与责任担当。

尤为关键的是,碧桂园控股股东展现出极大的诚意,进而赢得债权人的信任:10月13日,碧桂园控股股东签署不可撤回承诺,带头将11.48亿美元股东贷款的结余部分全额转股。控股股东的坚定支持,成为此次重组的关键“压舱石”。

自2023年8月债务重组以来,控股股东及家族合计向公司提供约30亿港币的现金支持;今年5月,控股股东抵押其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提供人民币10亿元的股东借款,专项用于保交房或专班指定用途;2021年至今已累计向公司提供折合约10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等现金支持;家族还将四家原始投资成本为人民币25.8亿元的创投类资产,为公司的相关票据提供了担保。

公司业绩表现和持续运营能力是支撑化债成功的基础。据碧桂园11月4日发布的运营数据,今年1-10月份,碧桂园合同销售额约279.6亿元。根据亿翰智库数据,2025年1-10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150,碧桂园销售面积以404.9万平方米位列第10位。

据碧桂园公开的数据,在2022年至今的“保交房”过程中,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已突破180万套。其中,2022年交付近70万套,2023年交付超60万套,2024年交付38万套,2025年前10月交付超13万套。

此外,2022年以来,碧桂园积极推动各类资产处置,累计回笼资金超650亿元,涵盖股权投资、大宗资产甚至公务车辆等。其中,碧桂园近一年来已密集出售多项股权投资,筹集资金约63.74亿元:2025年4月25日,出售蓝箭航天约11.063%股份,共13.05亿元;2024年12月27日出售长鑫科技约1.56%股权,共20亿元;2024年9月24日出售万达商管1.79%股权,共30.69亿元。

一系列的动作,为碧桂园重组方案的落地和经营面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统计,截至目前,房企化债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在目前房企化债进入深水区、民营房企信用环境仍待改善的背景下,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的落地具有里程碑式的行业意义。此次重组加速了头部房企风险出清进程,有效缓解了市场对民营房企的系统性担忧,有助于改善民营房企整体信用环境,推动行业从“信用分层加剧”向“优质主体率先企稳”演进。

发布时间:2025-11-06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