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额外工作而不显得懒惰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答应每一项额外的任务,不会让你不可或缺,只会让你精疲力竭。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Klaus Vedfelt/Getty Images]

初入职场时,我的信条很简单:对每件工作都全力以赴。

因此当职业生涯早期负责活动策划时,面对访客接送需求,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接手。就这样,我开着一辆12座的斯宾特车穿梭于接送任务之间,在筹办活动的同时还要处理各种杂务。

对每项额外任务都说“好”,并不会让你不可或缺,只会让你精疲力竭。更糟的是,这会让人质疑你作为员工的价值。你是组织中临时拼凑的应急补丁,还是拥有实质价值与战略意义的角色?

那些能提升技能或增加曝光度的拓展项目?值得全力以赴。但那些除了增加咖啡因摄入和焦虑感外毫无回报的额外工作?就不值得了。

然而总有隐忧,有些情况尤为棘手。我们既想保住饭碗,又想赢得上司青睐,最好还能获得晋升,毕竟关乎职业生涯。问题在于:如何拒绝额外工作而不显得怠惰?

关键在于以清晰、专业且注重结果的方式传达界限。

1. 立足核心任务

首要策略是让拒绝聚焦于“正在做的事”而非“未做的事”。直接拒绝最易被贴上“不合作”标签。

更明智的做法是阐明当前工作重点及其重要性。尝试从影响角度进行回应:

“我很乐意帮忙,但本周必须专注完成X项目。若新任务优先级较高,我们可以讨论调整现有工作安排。”

这并非逃避责任,而是合理管理。明确告知工作负荷和精力边界,可以提醒管理者资源有限。而立足优先事项的回应,则表明你懂得审慎决策而非仓促应付。

2. 提供替代方案

有时拒绝显得生硬。此时可采用第二策略:转移方向。提出替代方案既能展现灵活度,又能避免过度承诺。

具体可表现为承担更小的工作量、调整进度安排或延长截止期限:“目前无法接手,但下周完成Y项目后即可着手干这件事。”

提供替代方案不会削弱可信度,反而能建立信任。它展现出你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行事,而非展示出自我牺牲的姿态。

3. 放眼全局:宏观视角

最后,请拉开距离审视,放眼全局。第三种策略是将边界重新定义为组织保护机制,而非个人偏好。

人们拒绝时最担心的莫过于形象问题。但关键在于,看起来懒散与真的懒散之间存在本质区别。

你受聘是为完成特定工作,这份工作必然有岗位描述和明确职责范围。没人认为你应该24小时都在工作。持续说“是”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它会让领导层误以为无需额外资源,更糟的是,当优先级模糊不清时,他们反而认定方向是明确的。溢出的工作被默默消化,掩盖了团队需要更多支持的事实。讽刺的是,对所有请求都说“是”,反而可能阻碍公司做出真正正确的决策。

划定边界并非懒惰,而是一种战略。这证明你深谙时间价值,并愿全力守护这份珍贵。

每当想起那辆斯宾特车,我仍心有余悸。但这正是我需要的教训,和许多职场新人一样,我并未迅速领悟其中真谛。

但愿你能比我更快成长。

译者:Teresa

 

发布时间:2025-11-16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