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的瑞幸,站上新的增长十字路口

在中国咖啡市场价格战全面白热化的当下,瑞幸咖啡公布了一份反差强烈的三季度。一边是营收50%的高速增长、全球近3万家门店的惊人扩张速度;另一边是净利润同比下滑、运营费用激增、利润率持续承压。

这个充满挑战的三季度,正把瑞幸推向一个新的拐点,是继续以规模碾压竞争对手,还是开始为盈利质量付出代价?这已经成了瑞幸无法逃脱的必答题。

增长最快的瑞幸,第一次显露“负重感”

财报显示,瑞幸第三季度净营收15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0.2%,延续多年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9%,这是瑞幸近年来少见的利润下滑情况。

进一步拆解数据会发现,其三季度GAAP运营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12.9%,运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15.5%降至11.6%;Non-GAAP运营利润19.26亿元,同比增长15.2%,经调整运营利润率从16.4%降至12.6%。

营收增速远超利润增速的同时利润率明显下降,这表明瑞幸的增长愈发沉重。

这背后并非商业模式改变所致,而是成本端出现明显拐点。总成本同比增长57%,增速超过营收;配送费用暴涨211.4%,成为侵蚀利润的最大因素;材料成本、租金也全部上升。这也是瑞幸新一轮增长方式带来的必然结果。

具体来看,成本项中,配送成本最为突出。2025年三季度,瑞幸外卖订单激增,配送费用从去年同期的不足一半飙升至28.89亿元。在外卖平台佣金居高不下、优惠补贴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瑞幸外卖业务的增收被迫与配送成本呈现正相关。

与此同时,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0.6%,门店租金与运营成本增长35.5%,市场推广费用增长27.5%。这意味着瑞幸增长较为依赖外卖订单与大规模扩店,而非单店效率提升。对于依赖高周转和低成本模型构建竞争优势的品牌,这是一种结构性变化。

除此以外,瑞幸的用户数据依旧强势。三季度新增交易客户超4200万,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40.6%达1.12亿,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从规模看,瑞幸几乎是国内咖啡市场唯一能持续爆发式增长的公司。

但需注意的是,用户增长背后是外卖订单权重急剧上升。外卖用户的留存逻辑、消费场景、价格敏感度与传统线下咖啡门店完全不同,这意味着瑞幸的商业模型正从线下向线上切换。

综合来看,三季度瑞幸的营收和用户规模依旧在行业中遥遥领先,但利润端的疲态已无法忽视,其增长的内核正在发生变化,从依赖线下门店效率,切换为依赖外卖、加盟体系和更高密度的门店网络。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幸的扩张策略再次成为财报背后的核心变量。当门店数量逼近极限、市场进入饱和期后,瑞幸未来还能靠什么增长?

疯狂扩店的另一面:规模,红利触顶,瑞幸何以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瑞幸全球门店达29214家。三季度净新增门店3008家,平均每天开店33家。

其中,中国新增2979家,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继续扩张,自营门店18882家,合作门店10332家。瑞幸仍然在走规模前置的路径,且扩张规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对应自营门店收入增长47.7%,依然保持强劲;其同店销售增长率更是恢复到14.4%,显著优于2024年同期的-13.1%;而自营门店营业利润则同比增长10.2%,低于收入增速。

这表明门店效率仍在提升,但门店利润空间变薄。原因在于租金、人力成本、外卖订单履约成本、物料成本同步抬升,压缩了每家门店的盈利能力。门店虽保持盈利,但赚钱效率有所下降。

而联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62.3%至37.99亿元,成为瑞幸收入结构中增速最快的部分。这是瑞幸扩张逻辑的又一信号,扩大对联营与加盟体系,以降低固定成本压力、加速外延扩张。

这能带来短期更快规模增长,但长期需管理品牌一致性、产品与服务质量稳定性、供应链压力、运营体系复杂度等风险,这些问题在连锁企业大规模加盟体系中向来不容小觑。

结合三季报数据,一个清晰趋势得以显现。瑞幸增长不再依赖单店效率提升,而是依赖开更多加盟店、做更多外卖订单。

这种思路的转换也将带来外卖履约成本难控、大规模扩店管理复杂度增加、单店盈利能力下降、品牌“低价依赖症”难摆脱等风险。

站在三季度这个新的时间节点,面对“9.9元时代”价格战的红利递减,高速扩张的边界渐显,瑞幸若想保持高速增长又不陷入被动,那么打造更具长期溢价能力的产品;提升外卖订单效率;在国际化市场创造新的单店模型;形成价格战之外的差异化能力,将是其势在必行的一条路。

结语

三季度的瑞幸,它依然是中国咖啡市场增长最强劲的企业,规模位列全球前列,用户持续爆发;但其利润增速、成本结构和扩张方式都在提示新拐点到来。

尽管瑞幸仍在高速奔跑,但自身负重已拖慢节奏。下一阶段,它需要的不仅是更快的速度,而是更高效、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美股研究社”(ID:meigushe),作者:美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8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