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上市潮,仍然汹涌。
11月17日,工业机器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先锋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卡诺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就在国庆前,已有多家工业机器人公司密集向二级市场迈进:9月26日,优艾智合冲刺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9月28-29日,微亿智造和珞石机器人先后递表港交所,拟主板挂牌上市,前者冲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后者冲刺“全系列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截至目前,港股IPO排队企业中,移动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超过20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伴随卡普诺顺利IPO,成都上市公司数量也将再加一。
据四川日报消息,目前,成都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153家,居中西部第一。成都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充足——后备库企业超700家,在审企业有7家,辅导备案企业达23家,境外递交招股书及备案企业有9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类企业实现直接融资2633.44亿元。
这是一家乘着“双创”热潮,吃到时代红利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
现年45岁的李良军,1999年7月毕业于内江市技工学校,主修煤矿电气安装专业。毕业后,他曾在成都广泰任职十余年,历任研发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技术部长和技术总监,主导了机器人、数控系统、步进驱动器、交流伺服驱动器等多个项目。现年44岁的朱路生,2002年7月毕业于成都工业学院,主修机电一体化,毕业后他曾在成都广泰任职7年多,主要负责数控系统的开发。
2012年9月,4名成都广泰同事,在四川成都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下称:龙潭园区)成立卡诺普。拥有近25年丰富行业经验的李良军带队,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执行董事;于机器人及自动化行业拥有逾20年丰富经验的朱路生担任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兼研发技术总监;曾兵和邓世海则分别担任运营总监兼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兼综合管理总监。
据川观新闻消息,邓世海曾回忆称,龙潭园区“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当时园区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给予我们房租减免等扶持政策,还安排专门的创业导师进行培训,这些举措让我们度过了创业之初的困难时期”。
创业伊始,卡普诺选择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2013年,公司顺利推出相关产品并实现了其商业化应用。仅仅一年后,卡普诺自主研发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在中国内地销量位居全国首位,占据弧焊领域销量90%的市场份额。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在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后,卡诺普又开始尝试整机生产,在2018年12月发布首款焊接机器人。次年,卡诺普便成为首家在机器人整机市场化营运首年,年度销售额便突破1000台的国内机器人制造商。
在此期间,卡诺普凭借于此先后获得北极光创投和兴富资本的投资和增资,前者共出资约4549万元,后者共出资5896万元。再加上2020年3月,由上海长江国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国弘纪元)领投(4000万元),上市公司双环传动跟投(1000万元),共计5000万元B轮融资。不到7年,卡诺普累计融资额已近2亿元。
随后在2021年4月,卡诺普完成最近一轮约1.05亿元D轮融资,新进钟鼎资本、华拓资本、上海电科,老股东兴富资本、国弘纪元跟投,投后估值约21.05亿元。
来源:卡诺普招股书
需要注意的是,卡诺普近两年进行的两轮股权转让,暴露出其估值持续走低的窘状:2024年9月,天堂硅谷出资1500万元拿下1%股权,对应估值15亿元;今年11月,成都成华、张科垚坤、锦成音乐科技分别出资约820万拿下0.61%股权,对应估值约13.46亿元。
IPO前,卡诺普四名创始团队成员中,李良军持股16.41%;朱路生持股16.41%;李良军和朱路生控制的常州鸿志持股7.81%;曾兵和邓世海均持股2.89%。多名公司管理层连同常州鸿志为一组控股股东集团,合计控制卡诺普54.13%股份。
此外,领航资深投资者北极光持股13.35%,兴富资本持股9.72%;其他资深独立投资者双环传动持股1.20%,天堂硅谷持股1%;其他投资者中,国弘纪元持股5.06%,钟鼎资本持股3.56%,上海电科持股0.7%。
据邓世海介绍,卡诺普展示厅墙上的“China Robot Pioneer”共有两层含义:简写CRP,是公司名字卡诺普来历;翻译过来意为中国机器人先锋,是我们的创业梦想。
怀揣梦想创业十余年,继控制器、焊接机器人接连获得突破与长足发展后,卡诺普于2022年成功推出首款具身智能机器人,次年实现了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大部分环节的全面覆盖。公司多年蝉联国产机器人控制器销量第一,是国内少数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客户群体包括富士康、格力、比亚迪等。
招股书显示,作为工业机器人公司、具身智能机器人先锋,依托全栈自主核心技术与多场景智能应用能力,卡诺普已成功构建了主要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三大类全自主研发产品矩阵。
卡诺普建立了完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产品组合涵盖超过70个型号,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机器人,共同形成全面矩阵。其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金属及机械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新能源、消费品及医疗健康。
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例,卡诺普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包括灵烁工业人型机器人、灵迅工业AI复合机器人、冷焊系列及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旨在满足下一代智能制造的需求。这些机器人整合了环境感知、自主决策和精确执行能力,使其能够理解任务、适应动态环境,并与现有的工业设备协同合作。
这些产品被部署于多种复杂的工艺中,例如装配、物料处理、精密加工、质量检测、打磨及设备维护,特别是在不适合人类长时间驻留的恶劣环境,例如高温、强烈弧光或高尘埃水平。透过有效取代人手操作,卡诺普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系列提升了生产灵活性和营运安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的收入计算,卡诺普在所有中国焊接机器人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在关键焊接机器人细分领域(包括激光焊接及切割机器人)中的所有中国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在金属及机械加工行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在中国企业中居于领先地位;是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出口商。
2022-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卡诺普的收入分别约1.97亿、2.22亿、2.34亿、1.56亿元;毛利分别约5436.6万、6021.9万、7121.8万、5060.3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7.5%、27.1%、30.4%、32.4%;净利润分别约2826.5万、168.8万、-1294.4万、843.8万元。
来源:卡诺普招股书
报告期内,卡诺普的研发开支分别约3385.4万、3597.2万元、3599.4万、1806.1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7.1%、16.2%、15.4%、11.6%。
截至今年6月底,卡诺普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7亿元。
此次IPO,卡诺普拟将募资用于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深化与现有客户的合伙关系、国内市场品牌建设及海外市场扩张;提升制造能力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王非,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9 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