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新流量入口来了,ChatGPT降维打击亚马逊们

先是Etsy,后是Shopify,紧跟着沃尔玛、eBay,短短一个月内,ChatGPT的电商朋友圈快速扩容。

9月底,OpenAI宣布在ChatGPT上线即时结账功能,允许Etsy和Shopify的商家接入;随后,沃尔玛也宣布与OpenAI达成合作,普通消费者和山姆会员都能通过ChatGPT直接购买沃尔玛商品;eBay则是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将与ChatGPT深入探索AI电商的可能性。

ChatGPT正在成为新的电商入口。

多位GEO领域(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搜索优化)的服务商告诉亿邦动力,过去,愿意为GEO投入预算的企业集中在跨境金融、APP等行业;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跨境商家、出海品牌涌现,预算也在从传统的SEO转向GEO。

这是一个全新的机会窗口。尽管当前阶段,ChatGPT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流量入口存在,后端的履约依旧交给电商平台、独立站完成,用户习惯的迁移或许也要以年为单位,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AI电商潜在的价值,已经让它展示出了“新入口”所带来的可能性。

十几年前,在商品搜索领域,亚马逊以后来者居上的角色,不断从Google手里抢走流量。

现在,新一代的更迭来到ChatGPT身上。

抢走亚马逊、Google的流量,独立站迎来又一春?

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Google在产品搜索起点中的占比约为54%,亚马逊约为46%;而到了2018年,这两者的数字“基本反转”,亚马逊超过了Google。彼时,消费者更偏好亚马逊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亚马逊聚集了海量的真实用户评论,方便消费者对比、判断、决策。

如今,消费者更希望得到一个直接可用的答案。

“我们现在发现,从用户的购买旅程来看,过往可能大家会先去Google搜索,但现在用户越来越需要直接获得靠谱的答案。比如,用户想要对比5个甚至10个同品类产品的优劣势,AI能直接给到答案,意味着购买旅程的70%-80%已经在AI上完成了,对传统电商平台的冲击是比较大的。”SEO工具服务商Semrush中国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CBD(CrossBorderDigital)CEO Nick谈道,“我们也发现,AI流量的转化率是Google传统SEO的4.4倍左右。”

eMarketer预测,ChatGPT今年将拥有7710万美国用户,占GenAI用户的近66%、Adobe数据显示,53%的消费者计划今年通过GenAI购物,大多数消费者正在转向GenAI进行产品研究(55%)和推荐(47%)。

图片来源:eMarketer

最先吃到红利的,或许是做独立站的跨境商家。

GEO服务商智推时代海外运营负责人杨一舟称,品牌自身的独立站在ChatGPT的信源中占据相当高的权重。“它的逻辑是,先去你的独立站/官网搜索一遍信息,拿到内容之后,再去全网寻找验证信息。”

OpenAI的公告也显示,ChatGPT对商品的推荐逻辑将基于商品的“相关性”,显示的商品序列均为自然排名,与广告无关,也不会向商家收取与搜索、推荐相关的费用,仅在订单成交后收取一定费用。而面对销售同款产品的不同商家,ChatGPT将考虑库存、价格、质量、是否为主要销售商等因素进行排序。

在Shopify与OpenAI的合作中,Shopify也表示,将通过定价、库存、图像、变体等实时数据为产品发现提供支持,使数亿产品能以AI能够理解的格式呈现。商家的店铺名称将展示在前台,相应的用户数据也将提供给商家。此外,商家也可以选择接受GPT站内结账/跳转独立站结账两种方式。

“独立站的价值会越来越高。”Nick谈道,“相比于其他电商平台,独立站的内容资产由商家完全掌控,可以有无数的介绍页面、FAQ、品牌故事,这些都能被AI理解和引用,品牌方有更多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

但杨一舟认为,也不能排除未来出现“GEM”(Generative Engine Marketing),即AI平台内广告投流的可能性。“现在各个AI平台都想走商业化的路子,GEM会是未来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GEO和GEM会同时存在,就像现在的SEO和SEM。”他说,“可能一个问题的六个答案里,有一个是赞助广告。”而在前不久,OpenAI也表示正在考虑引入广告。

联盟营销成为AI电商重要的“信源”

从操作层面看,GEO的策略与SEO并无根本不同,甚至存在部分类似。

亿邦动力了解到,无论是原来的SEO,还是如今的GEO,在内容上,都会有几点倾好:

 1  高质量内容,无论是Google,还是大语言模型,都致力于提供满足用户需求和偏好的高质量内容,这种内容依旧相对稀缺;

 2  结构化内容,如产品规范性、规格、材质、兼容性、认证文件等,需要放在结构性的框架里进行呈现;

 3  高权重媒体、信源,AI在生成确定性的答案时,会优先参考可信赖的信源;

 4  原创度,独特的、稀缺的内容更容易被AI引用。

但不同点在于,SEO的目的是让用户看到并点击链接,要让页面留住用户;而GEO的目的则是给到更精确、明晰的答案,让AI能够检索、理解、应用信息。

“国内是‘诸侯割据’,每个AI应用都有自己偏好的信源,比如,豆包喜欢抓抖音、今日头条的内容,文心一言是百家号和百度百科,元宝是公众号和视频号。”杨一舟说,“但ChatGPT不一样,它的信源更分散,包括独立站、维基百科、Reddit、Linkedln等。”

ChatGPT并不会单独青睐于某个渠道,而是采取交叉验证的算法,从不同类型文库、网站,甚至一些社区搜集信息,有多个不同的信源指向同一个结果,才会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如果所有的信源都验证了同一个结果,AI给出的结果,就是非常有信心地说,就是这样的情况,对转化率也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从信源交叉验证的角度来说,联盟营销成为了一个更适合GEO的场景。

比如,联盟营销下游的联盟客生态极其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网红,以佣金带货的形式与品牌进行合作,带来销量的提升,并没有一个明确地指向独立站的外链,对传统的SEO没有多少价值,也无法直接拔升独立站的权重排名,但网红本身的推荐背书可以作为GEO的“信源”之一;而除了网红之外,AI高引用率的媒体、社区KOL,也往往是联盟营销的重要一环,而这也是GEO所要着力布局的地方。

“当所有地方都说的是同一件事,对AI来说,这就是事实,它会把这些作为一个确定的答案交给用户。因此,联盟营销的价值反而要比SEO时代更高。”

目前,GEO的ROI已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监测。

杨一舟表示,目前,GEO方面的ROI监测偏向于后置,即根据品牌独立站前后的流量对比来进行检测,一般在做GEO两到三个月后,官网主动注册的数量会大幅提升;而在未来,ChatGPT商业化不断推进,甚至可以直接“挂车”后,ROI就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只需要给GPT不断强调某一个只针对AI的专属链接,这个链接在其它的推广链接中不存在,就可以完成监测”。

是大品牌的马太效应,还是小品牌的弯道超车?

当AI开始推荐产品,摆在商家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是否会导致行业马太效应的加剧?

“相比于传统的SEO,ChatGPT对头部品牌更加友好,会加剧行业的马太效应。”杨一舟指出,“在Google,哪怕是一些长尾词,不在第一页,也可以获得一定流量。但ChatGPT推荐品牌,一般只会推荐6个左右,超过10个都很少。因此,头部的竞争会加剧,如果不能出现在前6个答案里,你在AI应用里的流量就等于0。”

但是,赢家通吃的时代,并不意味着中小品牌完全就丧失了市场空间。Nick认为,GEO反而给了一些中小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AI相对来讲是去中心化的。换句话说,你可以找到一些权重得分并不是特别高,但又会被AI大量引用的网站,这些是AI比较重视的语料来源。”Nick说,“只要你做垂直细分领域,做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这些仍然会有很高的几率被AI引用。”一份来自Semrush官方的调研数据显示,ChatGPT甚至会大量引用在Google排名21位之后的内容。

这是GEO相比于传统SEO的优势。在Nick看来,众多巨头企业积累了丰厚的SEO资产,后来者难以超越,中小品牌在新的环境下反而获得了机会。“未来半年到一年是红利期,率先布局GEO的品牌将很有可能建立起先发优势,关键是企业的决策人是不是有做GEO的意识。”

用户的搜索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在SEO时代,用户往往搜索一到两个关键词,有大量可以延展的空间;而在AI语境下,是限定条件层层叠加,AI也会据此加以筛选。从这个层面来说,垂直、细分,正是中小品牌破局的关键。

“它就像一面鼓,不怕锤,但如果在一个细分领域用针去扎它,有很大概率脱颖而出。”杨一舟指出,在一些综合品类,中小商家难以与头部品牌同台竞技,待越来越多的头部品牌关注到GEO的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预算从SEO分拨向GEO,形成某种程度的竞价——每家头部品牌都想在AI回答里排名第一。

但毋庸置疑的是,做品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为重要。如果说,过去不少玩家靠着投流、买量也能在白牌市场中活得很好,那么,接下来就将是品牌至上的时代。

“马太效应不代表小品牌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品牌就没有机会。用户要求ChatGPT推荐产品,它不会推荐某个产品而不告诉你是什么品牌。这逼着所有的厂家必须用品牌的逻辑去做生意,注重口碑,注重品牌价值。”杨一舟谈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作者:王浩然,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07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