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秀“扑街”现场,俄罗斯首个AI人形机器人亮相几秒,当场“脸朝地”摔碎,被黑布“抢救”遮掩……

本周,在莫斯科的一场科技展示活动上,俄罗斯机器人公司 Idol 重磅推出了其号称“首个 AI 驱动的人形机器人”——Aldol。活动现场配上电影《洛奇》(Rocky)的经典主题曲,灯光闪烁、气氛热烈,媒体摄影机齐刷刷对准舞台。

然而,万众期待的场面瞬间变成了“事故现场”:当 Aldol 抬起手、准备向观众挥手致意时,它突然失去平衡,向前一倒,重重摔在舞台上,外壳碎裂、零件四散。

主办方赶紧冲上前想把机器人扶起来,最后只能用一块黑布将“事故现场”遮盖起来,却反而让布料缠在机器人身上,而机器人仍在地上不断抽搐乱动……

短短几分钟,原本被视为展示“俄罗斯 AI 实力”的科技盛会,突然变成了一场全球围观的事故。

一场“高光时刻”,变成了当众“扑街”

据官方介绍,Aldol 的设计初衷并不简单。它由 Idol 公司开发,号称是俄罗斯首个基于“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的人形机器人,结合传感器、算法与动作控制,使其能“像人一样”感知世界并做出反应。

研发团队宣称,Aldol 具备三大关键能力:

● 依靠双腿自主行走与保持平衡;

● 操作与搬运物体;

● 与人进行自然对话和情感交互。

Idol 公司表示,Aldol 搭载了 19 个伺服电机,能够实现十几种基础表情、上百种微表情;其硅胶“仿生皮肤”可模拟不同力度的肌肉收缩,使机器人能展现出“人类式的情绪反应”。此外,Aldol 由一套 48 伏电池供电,续航约 6 小时,内部 77% 的零部件来自俄罗斯本土制造,未来计划将该比例提升至 93%。

但这些亮眼的技术参数,并没能挽回那一摔的尴尬——其实,Aldol 的开发团队在发布前曾承认机器人“仍可能存在行动不稳定的问题”,只是没人想到问题会在首秀中“如此生动”地呈现。

Idol 官方回应:光线、校准与“成功的错误”

面对舆论的轰炸,Idol 公司 CEO Vladimir Vitukhin 迅速出面解释,称这次意外与“光线条件不佳”和“传感校准问题”有关。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属于实时学习的一部分。成功的错误会转化为知识,失败的错误也会变成经验。希望这次失误能成为一段宝贵的经验。”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和媒体认为,这样的失误凸显出 Aldol 仍停留在实验室早期阶段。但部分业内专家也指出,机器人在早期开发阶段摔倒并不稀奇,像美国知名机器人公司 Boston Dynamics 也曾发布过 Atlas 机器人训练时摔倒的视频合集,反而赢得了外界的宽容与理解。

对此,俄罗斯科技媒体 Edinorog Media 主编 Filonov 表示:“机器人摔倒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成长的一部分。只是 Aldol 这次的舞台太大、观众太多。”

他还补充说,大多数人形机器人都没有“脸”,因为人类对表情的识别极其敏感,一点点不自然就会造成“恐怖谷效应”。但 Aldol 团队却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源,打造出能“微笑、惊讶甚至思考”的仿生表情系统。

“他们在最难的方向上试图突破,我认为他们只是运气不好。” Filonov 说。

全球 AI 人形机器人热潮下,俄罗斯“迟到登场”

实际上,全球已有数十家企业,从初创公司到科技巨头,正在竞逐“AI 人形机器人”赛道,计划将人形机器人推入家庭与工业场景。

根据相关统计,2024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投资已超过 16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特斯拉 CEO 马斯克为其机器人项目 Optimus 投入的数十亿美元。相比之下,俄罗斯在 AI 算法、硬件制造等体系上并未达到顶尖水平,而此次Aldol的亮相,更多是一种“象征性登场”。

目前,AIdol 的摔倒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转发,播放量飙升。

不少俄罗斯科技论坛和网友调侃称:“这大概是最人性化的一刻——连机器人都想趴下休息了。”但与此同时,也有评论质疑:“一个还在测试阶段的原型机,是否有必要这样高调亮相?俄罗斯的机器人产业真能与国际竞争吗?”

面对质疑,Aldol 开发团队回应称,这次公开演示属于测试阶段的一部分,并不会影响后续开发。此外,目前 AIdol 也已被暂时撤下公开展示,其开发团队正在重新检测其平衡系统和控制软件。

尽管 Idol 官方仍在强调“俄罗斯 AI 机器人正迈出重要一步”,但从 Aldol 的这场首秀来看,这一步——可能迈得太早、也太重了点。

参考链接:https://www.newsweek.com/russia-human-robot-falls-stage-during-debut-1103110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整理:郑丽媛,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3 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