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专访|跨境合规强监管之下,出海企业如何打造最优财税体系?

国庆假期后,不少在境外有业务和收入,从事跨境金融相关事务的人,可能都陆续接到了税务机关的电话或通知。这是因为OECD共同申报准则(CRS)第五轮批量交换在近期完成。

在 OECD 共同申报准则(CRS)这一固定跨境税务信息交换机制下,本次第五轮批量交换已有 157 个国家参与;依托该机制,中国税务机关获取了大量境外金融账户信息,与金税四期 “一人式” 档案形成数据闭环,可更加全面、深入地监管企业跨境业务,乃至个人跨境金融流动。

全球财税监管更加透明和有力,不仅使过往的不少避税、逃税手段失效,很多长期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合规的财税架构设计也可能面临追责和处罚,迫使企业和个人转变思路,从被动“地理套现”转向主动“合规优先”。

但是与许多有意向出海的企业交流时我们发现,企业对于跨境税务合规,仍然存在不少误解和迷思。因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专业财税服务机构汇智集团杭州合伙人汪雪隐,围绕企业普遍存在的三大误区进行专业解读。

1.合理降低税负成本,才是税务合规设计的根本目的

误区:税务合规会增加成本,做架构设计只是防止追责

汪雪隐:以前没有CRS,税务机关其实很难查到企业在海外的金融动作,不合规行为难以被监管。比如十年前,企业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再向内地投资,就可以算作FDI(外国直接投资),其实是企业自己的钱。

但是现在这种操作必须放弃,因为CRS可以通过穿透香港公司的架构设计,找到背后实控人。实控人如果是中国居民或企业,都要按照内地税务规定正常交税。不过要注意的是,香港和内地之间可以进行税务抵扣,比如按照中国税制,企业需要交20%企业所得税,如果已经在香港交了16.5%,那只要在大陆补上剩下的3.5%。

所以现在我们给客户做架构设计的时候,也会包括身份规划的部分。比如你有企业设在海外,未来想以FDI的方式投回内地,必须确保有外籍或香港永居身份。

很多企业误以为这会增加税务成本,实际上架构设计不只为了防止事后追责或者罚款,而是从一开始就综合考虑全球不同地区的税制差异,设计出成本最优的架构,从而合规合法地降低赋税,不要等到被税务机关查到,再付出更大代价弥补漏洞。尤其是体量大的企业,一定会被监管机构关注,不能假装看不到这些风险。

2.税务架构需随经营阶段和所在市场,持续做针对性调整

误区:搭建税务体系可以一劳永逸

汪雪隐:税务合规不是一开始设计好,后面一直按这个来就行,而是一件“边划水边靠岸”的事

怎么理解呢?首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一直在变化。比如我们的一个客户是沃尔玛的手套供应商,最初只是一家小微企业,每年营收规模不到500万元。但是新冠疫情期间,订单量突然暴增,生产规模跟不上,只好临时向其他生产企业进货。这种特殊情况下,企业为了快速抓住短期生意机会,来不及走公对公打款,有时候和供应商交易的时候直接用微信转账,这其实已经属于私户收款行为了。

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最终还是实现个人与家族的财富积累。如果挣到的钱不合规,会像一个定时炸弹,企业经营者也无法安心,所以不能等企业规模大了再考虑合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愿意服务一些小微企业,从生意的最初就进行陪跑,随时向企业提示当下存在的合规风险,及时完善合规程序。

比如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第一步是搭建合规的架构设计。随着业务规模增加,持续优化架构,进一步降低税负成本。最后借助全球各种金融工具,完善合规的家族财富积累结构。

另一方面,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制度都不一样,这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认知空白。很多企业来找我们咨询的问题,主要就集中在想了解当地市场的各种数据,从而评估潜在的收益和成本。所以我们会建议企业,第一件事是充分理解当地市场的各项政策,税务风险点和大致成本有多少,大致了解真实的“水温”。

比如我们会为企业定制不同市场的投资报告。对于美国这种税制相对特殊,企业业务规模较大的地区,我们也有研究特定地区税制的专家,将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项目经验,沉淀为基础知识手册,定期更新分享给客户,从而及时把握目标市场的动态变化。

3.不能忽视香港作为灵活“桥头堡”的作用

误区:做好税务规划,只需关注出海目的地的合规政策

汪雪隐:企业出海时,往往把注意力都放在目的地上,毕竟客户在那里。但是企业可能会发现,服务机构在提供解决方案时,经常提出在香港设立机构。有时候企业不理解这种做法,觉得市场本身并不在香港,听起来好像也不算真正的“出海”。

但实际上,香港对于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来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中转站。首先,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当企业没有想好到底去哪的时候,可以先盘踞在香港,确定出海后随时能出去。如果在内地还需要通过ODI审批,等企业想好了再走流程,可能已经错失投资机会。

其次,香港的整体税务成本更低。一是税制比内地更加简单,且税种少,二是整体税率更低,一些高层管理人员的薪资如果通过香港公司发放,可以降低一部分税负成本。三是税务申报以年为周期,而内地普遍以月度或季度申报,财务工作量也会更少。

第三,香港出口企业享有离岸豁免,企业出口货物时,如果货柜没有实际进入香港,不算做香港境内真实发生的业务,可以不征税。并且香港和印尼等一些国家之间存在双边税收协定,比从内地出口的税务成本更低。

在实际服务客户过程中,部分企业主可能认为香港与新加坡的功能相近,对新加坡的接受度更高。但是差不多税负前提下,从实际运营成本来看,新加坡的企业运维成本远高于香港。从政策关联性而言,新加坡也不具备香港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动优势,因此从合规性、成本控制及业务适配性综合考量,我们更建议企业优先选择香港。

汇智集团介绍

U&I GROUP(汇智集团)作为平台跨境法商税服务合作方,总部位于香港,拥有跨境相关司法管辖区的 CPA、律师、秘书及注册代理人等牌照资质和专业团队。作为国内最早的离岸综合服务专业团队之一,深耕企业和企业家的海外发展需求二十载,依托境内外二十余分支机构和覆盖全球超过 160 个国家及地区的服务网络,与平台共同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架构优化—风险隔离”的整体方案。平台与服务商的协同,正形成“政府指导—平台统筹—专业落地”的合规生态,助力中企在全球市场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5-11-18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