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又遇到了麻烦

安克又遇到了麻烦。近日,安克在日本启动产品召回,波及的产品数量高达50多万件。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安克在中、美、日等主要市场,启动多次大规模召回,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品牌信任危机。

安克作为一个追求“极致创新”的公司,为何屡屡深陷大规模产品召回的泥潭?

日前,安克披露了前三季度的财报。财报的数字依然看起来很漂亮,但在其营收和净利增长的表面下,隐藏着微妙的变化。

01.安克为何连遭“暴击”? 

近日,安克日本公司(Anker Japan)宣布,因旗下产品引发41起火灾事故,召回约41万台移动电源以及超10万台内置锂电池的蓝牙音箱。1

这些产品都采用了某一批次的锂电池组件,而该批次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过热现象,甚至引发火灾风险。据计算,安克此次召回产品总计约23.7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为约1.1亿元人民币。

近半年来,安克频发召回事情,6月,安克在美国召回115万台移动电源,9月,安克在美国召回48万个移动电源,事隔一个月,安克又在日本大规模召回产品。多轮召回事件,累计涉及产品已超238万台,据不完全统计,安克直接回收成本在4.32亿至5.57亿元之间。

这意味着,在一个较短的周期里,安克接连遭受了经济与声誉的双重损失。多年以来,“安克品质”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频繁发生的召回事情,让消费者应接不暇,对“安克品质”产生了信任危机。

安克为何深陷产品召回的泥潭之中?原因大致有几个:

一、轻资产模式的“惯性”太大: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安克在产业链上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在国内工厂埋头苦干,给外国品牌代工之际,安克很早布局了亚马逊等终端渠道,在卖出货物的同时,还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矩阵,实现了“效果+品牌”的双丰收。

可以说,安克一上来就往产业链“设计、研发+销售、品牌”两端发力,从而占据产业链两端的制高点,拿走了大部分附加值。相比之下,处在底部“生产制造”环节的大量工厂,往往只能吃到维持温饱的一点利润。 

图/安克持续向产业链两端发力

正是依托这种“轻资产”模式,安克一路狂飙,过得也很舒服,形成了巨大的“惯性”,越发对下沉到产业链底端没有了兴趣。当然,安克也会做严格的品控,但相比自己下沉到生产端,其在供应商管理和现场监督的品控环节,往往带着“上帝视角”,对产品的一些细节,难免会有一些疏漏,以至于出现了这一波因“电池问题”而引发的大规模召回事件。

二、安克做得有点杂:安克从充电、扩展到储能、音频、安防、家居等方向,形成了一个品牌大矩阵。多品类持续扩张,快速推出多型号产品,使安克在每个产品线和子产品线上面临不同的供应商,在体系日益庞大化和复杂化的情况下,容易使某个产品(原材料)批次、某个供应环节出现薄弱环节,一旦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出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老话说得好,老虎再强,也有打盹的时候。

三、依托巨大的谈判优势,使供应商陷入无序的“内卷”:安克在海外建立了坚实的渠道,也树立了品牌影响力,销量庞大而稳定,因此在供应商那里有极具优势的谈判权。虽然一直以来安克对其供应商比较愿意让利,然而,但安克遭到绿联、倍思等竞对的持续“围堵”,作为上市公司,安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业绩压力,尤其是美国加税之后,安克表示要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方向,实施全链条式的降本增效。那么,安克向供应商要更低的价格,也在逻辑之内。

供应商在压力之下,为了获得安克的订单,不得不维持更低的供货价,进而可能偷工减料,混用次级原料,最终导致一损俱损。一直以来,安克的供应链过于集中,前三大电池供应商贡献75%采购量,其中包括很擅长卷低价的中小厂商,例如,向罗马仕供应产品的普锐斯,也是安克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因此,对于安克来说,适当慢下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相对边界”,往产业链底端下沉一些,深入一些,同时敞开更大的胸怀,让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多拿走一些利益,彼此形成更良性、更健康的“共生”关系,或许是它要更多思考的问题。

02.安克的微妙变化

安克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字还是很漂亮。

2025年前三季度,安克实现营收210.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79%;归母净利润19.33亿元,同比增长31.34%。

然而在第三季度(7-9月),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微妙的变化。在第三季度,安克实现营收81.52亿元,同比增长19.88%——增速为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最低,与此同时,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21亿元,同比下降2.92%

这意味着,安克继续在增长,但是它的增长在放缓。此外,安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金流压力。从年初至报告期末,安克的经营现金流为-8.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51亿元,大幅下降152.38%。

安克经营现金流转负,有几个因素导致,一是在加税背景下,安克大规模增加了备货;二是工资和分红上涨;三是大规模产品召回,产生了额外的售后处理成本和资金损失。

在2025年上半年,安克的存货余额一路狂飙,上升到了52.95亿元,比去年年底多了20亿。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存货的2.38亿元,被计提了跌价准备,意味着这批货很可能会被低价处理。

当前,安克第三季度财报的微妙变化,受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召回事件导致资产减值增加、毛利率下滑,存货高企引发资金周转压力;二是美国加税,推高其成本,影响其营收;三、召回事件使品牌信任度受损。

电池,将是安克未来一个重要的“坎”,已售出产品的电池可能在未来会被排查出问题,从而导致规模化的召回,同时,海外的电池政策的变化,也将给安克带来一系列的压力。

2025年3月欧盟通过的电池废物管理新规,给安克的欧洲业务带来压力。该法规将所有碱性电池重新划为危险废物,新增锂基电池专门管理代码,要求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实施严格追踪管理。这意味着,安克等企业要投入巨资,调整生产流程、升级回收体系。安克的大量产品含有电池,这一新规,无疑将给其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召回事件给安克带来的一场品牌信任危机,日本山田电机下架全部安克移动电源,美国亚马逊上Anker品牌差评率飙升。一些消费者表示,不在召回范围的产品仍出现发热异常等问题,并强制要求退货退款。比如,以为用户称呼,一款A1680型号充电宝自燃,但其SN码查询显示不在召回范围。这种“未召回产品仍存风险”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

不过,安克也做出了一系列回应,包括更换供应商,加强品质监督等。我们希望安克可以迅速走出阴影。(蓝海亿观)

数据源:

1.深圳商报/读创:《安克创新又翻车了,52万件产品在日本召回,上月48万个充电宝在美国召回,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蓝海亿观网”(ID:egainnews),作者:蓝海亿观,36氪经授权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31 17:01